细节5 在错误中发现孩子的优点( 二 )


王友感动地哭了 , 他后悔地说:“陶校长 , 你打我两下吧 , 我错了 , 我砸的不是坏人 , 是我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 , 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为你正确地认识了错误 , 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的糖奖完了 , 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吧!”
面对王友的错误 , 陶行知既没有批评更没有打骂 , 而是换了一个角度 , 用充满赏识的心态 , 从错误中发现学生诚实守信、尊众师长、为人正直、敢于承认错误的优点 , 并及时给予赞扬 。陶行知用赏识唤醒学生的良知 , 让学生主动承认错误、接受教育 , 从而在心灵深处产生改正错误、完善自己的愿望 。
相信陶行知先生的故事会给广大父母一些有益的启示 。现实生活中 , 发现孩子的错误并不难 , 难的是从错误中发现孩子的优点 , 并用赏识的态度和语言设计充满爱心的教育场景 , 在对孩子的赏识中完成“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
要想找出孩子在错误中的优点 , 必须首先了解孩子犯错误的过程 , 通过对过程的分析发现孩子的优点 。如果陶行知不对王友用泥巴砸同学的过程进行调查 , 他就不会知道事情的起因是那几个同学欺负女生 , 也就不会发现王友为人正直、敢于打抱不平的优点 。
另外 , 必须对孩子敢于承认错误的优点给予赏识 。如果孩子已经认识到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 父母就不应该再穷追不舍 , 而应该鼓励和肯定孩子敢于认错的勇气 。
孩子犯了错误 , 父母难免会责备孩子 , 但是责备的方法却有很多种 , 如果方法不当 , 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不当的责骂以及动粗、体罚或其他威吓等处罚方式 , 不仅会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孩子 , 而且可能激起孩子的仇恨心理 。而如果父母善于找到孩子错误中隐藏的优点 , 然后赏识孩子 , 不仅可以让孩子充分认识错误 , 而且还会继续保持这个优点 , 从而养成良好的对待错误的习惯 。
面对孩子的错误 , 父母还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有些时候 , 孩子错误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大人的误导 。例如孩子和老师顶嘴 , 可能是因为父母经常在他小时候说“等你上学了 , 让老师管教你!”之类的话 , 让孩子误认为老师和自己是对立的、是敌人 , 从而产生了逆反的心理 。如果父母明白了这一点 , 就必须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 , 并在教育孩子尊敬师长的同时 , 对孩子敢于怀疑、敢于挑战的优点给予赏识 。
当孩子犯了错误 , 要调查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 , 发现孩子在错误中显露出来的优点 。你可以说:“虽然你做错了 , 但是你表现得很勇敢 。只要改正错误的方式 , 你的勇敢仍是非常可贵的!”
【细节5 在错误中发现孩子的优点】如果孩子的错误是出于好意 , 首先应该赏识孩子的良好初衷 , 而不是抓住他的失误 , 如“我知道你很想帮助别人 , 这真让我高兴!”


    关键字:错误  承认  责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