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没关系,但爸爸和妈妈才是主导者( 二 )


父母的这种意识给了孩子做他自己的安全感和自信,发展了孩子自我改正错误的能力 。只要孩子感觉到这种联系,他们就会自动进行自我纠正,无需冗长的说教或者惩罚的威胁 。有了父母的这种意识的帮助,孩子就会自动地通过试错的过程来进行自我纠正 。
只要大人在场,就能使孩子具有行为一致并富有创造性的特别意识 。有父母或者老师在场或者监督的情况下,孩子的学习总是最有效的 。孩子跟父母之间的联系越紧密,他们就越能从父母的监督中受益 。
应对消极情绪
由于父母的意识所提供的安慰,使得孩子能够表达并且释放消极情绪 。孩子在九岁之前还没有推理能力,但有了富于同情心的父母的支持,他们就能够从父母的推理能力中获益,并释放消极情绪 。在慈爱的父母怀中哭泣就能自动抚平受到惊吓的孩子的痛苦 。
没人倾听或者关心的独自哭泣会强化孩子被遗弃的感觉,而且,孩子的恐惧情绪也得不到释放 。由于没有推理能力,孩子就会不断对现实做出扭曲的理解 。
当有人对孩子不好时,孩子会认为这个人将一直对他不好 。如果有人得到更多的喜爱,孩子会认为这个人会一直得到更多的爱 。如果新闻上说有人被抢劫了,那么孩子会认为他很可能成为下一个被抢对象 。他不能理解因为他家的门已经锁上了,所以他比较安全 。这种结论需要逻辑性的思考 。如果妈妈或者爸爸能够倾听他的恐惧并安慰他,他才能感到安全一些 。
在我为我的孩子找一所好学校时,我记得有一位父母说:“学校里有什么样的老师或者孩子其实并不重要 。有时候孩子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是一片丛林 。现在就明白他们要应付哪些事情总比以后才明白要好 。”尽管这种说法听起来似乎很有同情心且富于生存智慧,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
在孩子的大脑能够对现实做出正确的解释之前,孩子应该尽可能受到保护,免受社会的负面影响 。当孩子在子宫里发育时,需要母亲身体的保护和支持 。同样,在出生后的头九年里,孩子需要得到保护以免受世界的不良影响 。你不可能通过让孩子体验坏事而使孩子为将来的糟糕经历作好准备 。
一个孩子就像一粒发芽的小种子,需要保护它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直到它有机会变得更加强壮为止 。我们也需要保护孩子免受糟糕的老师、学校里粗野的孩子、晚间新闻等的不良影响 。慈爱的父母和家人、乐于助人的朋友以及老师能为成长中的孩子提供理想的环境 。


    关键字:影响  应对  认知  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