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狂热走向理性 “钢铁牛”会回头吗?( 二 )


“近两日‘黑色系’价格从单边上涨转为暴跌就是原材料供需价格市场自我调控的反映 , 整个产业链在寻求供需关系再平衡和利润区间的再分配 。”道智投资执行董事康道志对《证券日报》采访人员表示 。
康道志认为 , 近期 , 基于通胀预期及供需错配等因素 , “黑色系”以铁矿石、焦炭、螺纹钢等为代表的大宗商品涨势凌厉并刷新历史新高 , 由此造成中上游产业获利空间急剧扩大 , 但下游产业利润却被急剧压缩 。商品价格的本质 , 实际上价格摆动映射的是产业链上下游利益的动态平衡 。当原材料或中间产品价格涨幅过大会对真实需求产生抑制作用 , 一旦下游承载不了过高原料成本并拒绝接受 , 产业链利益链条就有可能出现断裂 , 对应原料价格将会崩塌 , 最终实现上下游之间新的对价 。
尽管近两日钢铁相关的“黑色系”商品期货指数出现下跌 , 但企业与机构均对未来走势表示乐观或谨慎乐观 。东海期货的最新调研报告显示 , 企业认为本轮上涨与国内供需关系不大 , 主要是流动性过多以及海外需求强劲 , 铁矿石价格仍有创新高可能 。
中信期货表示 , 在钢价暴涨后 , 随着螺纹期货大幅减仓上行 , 市场逐渐回归冷静 , 极端行情或告一段落 。当前内需保持韧性 , 外需持续复苏为需求带来增量 , 因此压减粗钢产量的供给收缩预期使得后期钢材面临较大的供需缺口 , 钢价易涨难跌 , 但由于近期在情绪的催化下 , 价格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脱离基本面的大幅上涨 , 短期内或有回调 , 后续将保持高位震荡运行 , 区间操作为主 。
相对乐观的郝心明也看好上述期指的中长期走势 , 从中期角度看 , 经济数据已经明确显示通胀率在提高 , 在疫情没有好转 , 全球量化宽松没有出现收紧之前 , 供需平衡难以打破 , 支持大宗商品价格的因素依然存在 , 长期走势完全取决于货币政策和供需关系的逆转 。
短线资金获利后落袋为安
“2021年对于大宗商品而言注定不平凡 , 连续数月的大涨 , 多个品种已经突破历史峰值 。一方面 , 商品需求端在经历2020年的强势触底回升之后 , 现阶段依然维持了可观的水平;另一方面 , 供给端受到”碳中和“(国内)、疫情(海外)的影响 , 供给响应较为迟钝 , 部分品种存在进一步收紧预期 。” 开源证券在钢铁有色行业2021年中期投资策略报告中如此表述 。
与此同时 , 钢铁公司的股价也一路攀升 。4月份以来 , 截至5月14日 , 钢铁行业指数期间累计涨幅达12.42% , 位列申万一级行业期间累计涨幅榜首位 。从近几日来看 , 钢铁行业指数在5月10日触及3171.67点 , 之后出现回调 , 截至5月14日收盘 , 报2909.00点 , 回调262.67点 。但总体来看 , 钢铁股依然涨势凸显 。个股来看 , 行业内有29只个股期间实现上涨 , 占比超八成 , 有27只个股跑赢同期上证指数(涨1.41%) 。具体来看 , 重庆钢铁、太钢不锈、安阳钢铁期间累计涨幅居前 , 分别上涨63.10%、45.23%、42.75% , 此外 , 八一钢铁、酒钢宏兴、本钢板材、永兴材料、西宁特钢、马钢股份、凌钢股份、首钢股份等8只个股期间累计涨幅均超20% , 表现出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