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狂热走向理性 “钢铁牛”会回头吗?( 五 )


机构摸底13家公司 五成个股被力荐
有数据显示 , 近期钢铁行业获得各大机构投资者的青睐 , 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板块 。
《证券日报》采访人员根据数据统计发现 , 4月份以来至今 , 钢铁行业共有13家公司被机构密集走访 , 被调研公司家数的行业占比达36.1% 。从参与调研的机构家数来看 , 上述13家上市的钢铁公司中 , 华菱钢铁、永兴材料、鞍钢股份等3家接待调研机构家数均在50家及以上 , 分别为:160家、69家和54家 。
“钢铁板块近期的走强 , 受益于顺周期的走强 , 大宗商品价格也是大幅上涨 。”接受《证券日报》采访人员采访的私募排排网研究主管刘有华表示 , 近几个交易日 , 钢铁板块出现明显的降温 。未来可能在横盘调整后继续上涨 , 但是速度不会有之前那么快 。后市的投资逻辑 , 依然在于全球货币超发造成通货膨胀预期 , 以及部分地区由于政治或者冲突造成资源市场价格异动 。
与此同时 , 龙赢富泽资产总经理童第轶告诉《证券日报》采访人员 , 钢铁行业近期出现了较明显的调整 , 但是 , 钢铁板块依然是贯穿全年的投资主线 。近期调整更多来自于政策监管端的调控 , 如对产品的窗口指导、监管层频繁发声表态等 。可以看到 , 钢铁行业整体供小于求的供需格局并未改变 , 原材料需求海内外维持动态平衡 , 叠加海外经济复苏偏强 , 全球原料需求总量很难明显下降;另外 , 国内钢铁限产趋势已成 , 限产力度持续加大 , 钢价依然居高不下 , 说明限产因素依然是钢价高企的最主要推动力 。因此 , 钢铁行业在后市中依然会反复活跃 , 拥有先进产能的头部公司将是值得持续跟踪的优秀标的 。
可以看到 , 各大机构在密集调研摸底钢铁上市公司的后 , 也不断对优秀的公司进行着“点赞” 。
统计发现 , 在36只钢铁成份股中 , 机构近30日内给予“买入”或“增持”以上评级的公司达18家 , 占比五成 , 其中 , 宝钢股份、永兴材料、华菱钢铁、抚顺特钢、甬金股份、中信特钢、久立特材等7家公司 , 推荐次数超过3次及以上 。
无疑 , 通常情况下 , 风险与机遇是并存的 。
“碳中和”下的钢铁供给端有望迎来重大重塑机遇 。开源证券分析认为 , 可关注两方面的投资机遇 。一方面 , 由于2021年是工信部明确的去产量元年 , 从前3个月钢铁产量同比依然高增看 , 未来行业供给受到强力压制概率较大 。由于价格向上弹性远高于产量下降的影响 , 钢企盈利有望得以快速扩张 , 加之龙头企业环保设施装备普遍较为齐全 , 其面临的限产压力更小 , 主要受益标的包括:宝钢股份、华菱钢铁、太钢不锈、新钢股份、方大特钢、首钢股份等;另一方面 , 由于电炉炼钢所产生的空气污染要远小于高炉转炉炼钢 , 因此需要重点关注普钢结构调整下的电炉产业链投资机会 , 主要受益标的:包括电炉原料石墨电极生产龙头方大炭素 。
另外 , 冬拓投资基金经理王春秀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提醒到 , 近期钢铁股表现强势 , 原因是钢铁产品价格和吨钢盈利纷纷创出多年新高 , 钢企单季度业绩纷纷创出近年新高 。钢铁股的投资逻辑是:供给侧限产、产能置换、压减产量、兼并重组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改变了钢铁行业供过于求的格局 。高压政策下 , 钢铁产品价格上升 , 钢企盈利能力提升 , 迎来价值重估 。后市需要密切关注供给侧政策的变动以及钢铁产品的价格 , 注意防范股价大幅上涨后的回调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