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胎位易致难产 支招如何才能避免难产

孕妇难产能避免吗?难产是每位准妈妈都不想遇到的,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呢?其实,难产除了和胎位不正有关外还会有其他原因导致难产哦,所以是可以有效避免的,小编今天就来为你出出招吧 。
4种胎位易致难产
枕后位:胎头枕骨位在产妇骨盆的后半部,胎脸朝上,由于胎头无法适当地嵌入子宫下段,产程将会拉长 。
颜面位:胎儿的先露部是颏部(下巴),因为胎头完全仰伸,使胎头后枕骨往胎儿背部靠拢,阴道内诊时可以摸到胎儿的嘴、颏、鼻、眼等脸部器官,其发生率约为0.2~0.3% 。颜面位常发生于过小的胎儿,或胎儿过大与产妇骨盆大小不成比例时,以致胎头无法适当屈曲;有时胎儿颈部有异样如长瘤时,也容易发生 。
额位:当胎头呈不完全仰伸姿势时,额头部位将成为胎儿的先露部 。其发生率约占0.02~0.03%,阴道内诊时可摸到胎儿的额头,有时也会发现有脐绕颈或颈部有囊性淋巴瘤 。
复合位:胎儿的手与头部或臀部同时位于子宫下段;或胎儿的脚与头部同时位于子宫下段,其发生率极低 。
难产可分哪几类?
难产是指分娩过程中出现某些困难的情况 。难产的原因分四大类:第一类是婴儿本身造成的问题;第二类是母亲盆腔狭窄所致;第三类则由子宫或阴道异常引起;第四类是子宫收缩异常而导致的 。
难产有什么危险?
难产对母亲或婴儿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 。如果在分娩时,婴儿没有移到正常的位置,例如横向对着产道末端而姿势并无改善,则必须以剖腹生产的方法取出婴儿 。假若胎盘前置的情况并不严重,婴儿的头部仍可以先露;但如果情况严重,则可能引致大量出血 。胎盘先出会对婴儿的性命构成危险 。
虽然就婴儿头部过大的难产情况而言,大多数产妇最终都可以成功娩出婴儿,但在分娩过程中婴儿的头部可能因受压导致内出血,而产妇的产道也可能因为婴儿头部过大而受到各种创伤,包括尿道、膀胱的损害及大量出血等 。如果需以产钳或真空吸引术的方法取出婴儿,出现产后并发症的机会将较高 。
那么,要如何才能避免难产呢?
1、一般处理在分娩过程中,应安慰产妇,使其精神舒畅,信心倍增,保证营养及水分的摄入,必要时补液 。还需注意产妇休息,要监测宫缩强弱,勤听胎心及检查胎先露部下降程度 。
2、骨盆入口平面狭窄的处理
(1)明显头盆不称(绝对性骨盆狭窄):骶耻外径<16cm,骨盆入口前后径<8.5cm者,足月活胎不能入盆,不能经阴道分娩 。应在接近预产期或临产后行剖宫产结束分娩 。
【4种胎位易致难产 支招如何才能避免难产】(2)轻度头盆不称(相对性骨盆狭窄):骶耻外径16~18cm,骨盆入口前后径8.5~9.5cm,足月活胎体重<3000g,胎心率正常,应在严密监护下试产 。试产过程中若出现宫缩乏力,胎膜未破者可在宫口扩张3cm时行人工破膜 。若破膜后宫缩较强,产程进展顺利,多数能经阴道分娩 。若试产2~4小时,胎头仍迟迟不能入盆,或伴有胎儿窘迫征象,应及时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 。若胎膜已破,为了减少感染,应适当缩短试产时间 。
骨盆入口平面狭窄,主要为扁平骨盆的妇女,于妊娠末期或临产后,胎头矢状缝只能衔接于入口横径上 。胎头侧屈使其两顶骨先后依次入盆,呈不均倾式嵌入骨盆入口,称为头盆均倾不均,若前顶骨先嵌入,矢状缝偏后,称前不均倾;若后顶骨先嵌入,矢状缝偏前,称后不均倾 。当胎头双顶骨均通过骨盆入口平面时,即能较顺利地经阴道分娩 。
3、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狭窄的处理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在中骨盆平面完成俯屈及内旋转动作 。若中骨盆平面狭窄,则胎头俯屈及内旋转受阻,易发生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 。若宫口开全,胎头双顶径达坐骨棘水平或更低,可经阴道助产 。若胎头双顶径未达坐骨棘水平,或出现胎儿窘迫征象,应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