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转入下跌周期意味什么?专家:产能恢复 下行走势一时难改

摘要【猪价转入下跌周期意味什么?专家:产能恢复 下行走势一时难改】曾经长期高企的猪肉价格今年以来连续16周回落 。当前,我国猪价已转入下跌周期,行业有哪些新变化?如何应对新形势、新问题?就此,采访人员做了采访 。

猪价转入下跌周期意味什么?专家:产能恢复 下行走势一时难改

文章插图
曾经长期高企的猪肉价格今年以来连续16周回落 。当前,我国猪价已转入下跌周期,行业有哪些新变化?如何应对新形势、新问题?就此,采访人员做了采访 。
产能——
二季度生猪存栏将恢复常态
决定“猪周期”价格走势的最主要因素是猪肉供给,供给从短缺转为充裕、从充裕转为短缺,“猪周期”势必发生转向,而生猪出栏量则是最重要的判断指标 。
“自2003年6月份以来,我国生猪价格波动经历了4个完整周期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说 。
从不同周期生猪出栏量来看,2003年—2006年第1个周期生猪出栏量高峰为6.1亿头,2006年6月至2009年5月第2个周期高峰接近6.5亿头,2009年—2014年第3个周期生猪出栏量达到7.5亿头历史高峰,2015年—2018年第4个周期生猪出栏量高峰也在7亿头左右 。
“目前正运行第5个周期 。”朱增勇告诉采访人员,本轮“猪周期”始于2018年6月份,叠加了非洲猪瘟疫情、新冠肺炎疫情、环保政策调整、生猪产品调运政策调整和生产周期性因素,与前几个周期有极大不同之处 。在非洲猪瘟疫情冲击下,2020年我国生猪出栏量较2017年锐减了25%,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目前产能正稳步恢复到正常水平 。
从存栏水平来看,到今年一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已恢复到4.17亿头,同比增长29.5% 。预计二季度全国生猪存栏将恢复到常态水平,四季度生猪供给将恢复正常,这意味着我国猪肉供给形势已根本性好转,猪价高企的市场基础已不复存在 。
“近期上市的白条猪仍然以大体型为主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说 。白条猪单重超大或者偏小,价格就低一些 。白条猪单重过大,说明压栏时间较长 。一些中小型养殖场逐渐接受了猪价转入下降周期的事实,开始大批出栏 。刘通认为,在大体型毛猪完全被市场消化之前,肉价将难以出现反弹 。更何况眼前的大体型毛猪被市场消化后,还可能有新的一批标猪长成,肉价波动下行走势恐怕一时难改 。
价格——
猪价回落,呈下行波动
【猪价转入下跌周期意味什么?专家:产能恢复 下行走势一时难改】“受物价水平整体上升的影响,每轮‘猪周期’生猪价格都屡创新高 。本轮‘猪周期’叠加了非洲猪瘟疫情等多重因素,猪价更是远远高于历史最高点 。”朱增勇说 。
截至今年4月,本轮周期已经运行35个月,高点在2020年8月份,为37.15元/公斤,较上一轮后期高点上涨82%,有21个月高于上轮周期的价格高点 。
在产能恢复到常态水平的大形势下,猪价转入下跌周期实属正常 。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自今年1月第4周起,全国集贸市场生猪价格开始回落,5月第2周跌至20.24元/公斤,环比下跌8.0%,同比下跌36.5% 。全国集贸市场猪肉价格在5月第2周已跌至34.06元/公斤,环比下跌5.6%,同比下跌31.8% 。
朱增勇告诉采访人员,出栏1头120公斤左右的育肥猪,如果是自繁自养,5月上旬养殖户可获利380元左右,到5月中旬就下降为260元左右 。出栏1头120公斤左右的育肥猪,如果是外购猪仔的养殖户,5月上旬亏损700元左右,5月中旬亏损就扩大为800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