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好心的小蛇教案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好心的小蛇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中班语言活动好心的小蛇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重难点,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仔细观察图片,能根据画面信息进行描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尝试提出问题,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具有初步的推测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好心的小蛇教案吧 。
活动目标
1 仔细观察图片,能根据画面信息进行描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2 尝试提出问题,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具有初步的推测能力 。
3 理解故事情节,体验动物之间相互友爱的情感 。
4 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
5 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r、黑板、标记纸若干(两张问题空白标记纸,表情语言标记图,1、2、3、4序号纸标记,四种动物标记图) 。
活动重难点
重点:观察图片 。根据画面信息进行描述 。
难点:能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尝试提出问题 。
活动过程
导入 。师:今天我要和你们一起来讲故事,不过今天我们讲的方法要和以前有点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呢?我要请你们一边看图一边做小老师,讲给大家听 。你们敢试试吗?
一、观察画面,幼儿提问,幼儿回答
(一)观察画面一,幼儿提问,幼儿回答 。
1 师:可能发生着一件什么事情?把你看出来的事告诉大家 。
2 师:这张图片,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教师重复并归纳幼儿的问题,并在纸上图示记录:“怎样过河?”)
3 师:这个问题,谁能来回答?
【中班语言活动好心的小蛇教案反思】(二)观察画面二,幼儿提问,幼儿回答 。
1 师:这张图片告诉我们,小动物们想到的是用什么办法来过河的?
师小结:小蛇把自己长长的身子搭在小河的两岸,做成了一座独木桥,好让伙伴们从它身上过河 。(幼儿学着一起说)
2 师:这张图片 。你们有问题要问吗?
(师在纸上记录幼儿的问题:“谁先过河?”)
二、幼儿讨论确定小动物过河的顺序
师:谁能来说说,你觉得哪个小动物第一个过河?
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幼儿意见会有不同,教师引导幼儿“少数服从多数”,统一意见,并以此方法确定第二、第三、第四个过河的动物 。同时,教师在黑板上出示数字顺序和相应动物图片 。)
三、幼儿观看PPT并进行描述
师:
一起看看××动物是怎样过河的?把你们看到的告诉大家 。请你们看仔细了 。
师:你们看到小蛇的表情了吗?(出示小蛇表情图)小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它是怎样想的?你能猜出来吗?
师小结:小小的、轻轻的蚂蚁从小蛇身上过去,小蛇几乎感觉不到重量,小蛇眯起眼睛,感觉很轻松 。(幼儿练习描述)
按照此法,依次放映PPT,引导幼儿观察小蛇表情,猜测小蛇的心理,并描述 。教师分别小结后,再让幼儿练习 。
蚯蚓过河,小蛇感觉到了有那么一点重量 。小蛇竖起眉毛,睁大了眼睛,感觉有一点点累 。
老鼠过河,老鼠比蚯蚓重多了 。小蛇为了不让老鼠把自己压垮,用力把身子拱起来 。小蛇感觉累多了,头上都流汗了,
小鸡走到小蛇身上时,小蛇已经力不从心了,它硬挺着 。好不容易支撑着,头上流下了很多汗,勉强让小鸡顺利地从自己身上过了河 。
四、幼儿重新讨论,再次确定小动物过河的顺序
师:刚才你们商量的小动物过河的顺序,现在要调整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联系小蛇表情,讨论确定:小动物过河的顺序是从体重最轻的动物开始,依次体重逐步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