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灯的制作方法-孔明灯是什么?


孔明灯的制作方法-孔明灯是什么?

文章插图
孔明灯的制作方法-孔明灯是什么?
孔明灯是什么?
现在很多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 。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 。象征丰收成功 。幸福年年 。
孔明灯来源于诸葛亮 。
据说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所发明 。当年 。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 。无法派兵出城求救 。孔明算准风向 。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 。系上求救的讯息 。其后果然脱险 。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另一种说法则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孔明戴的帽子 。因而得名 。
孔明灯用于通风报讯 。使身边人逃离险境 。
清朝道光年间 。先民由大陆福建省惠安、安溪等县传入台湾的台北县、平溪乡、十分寮地区 。即基隆河的上游 。据十分寮地区父老前辈的口述表示 。早年于前清年间十分地区闹过土匪 。由于地处山区 。所以村民都向山中逃过,待土匪走后 。留守在村中的人 。就在夜间施放天灯做为信号 。告知山上避难的村民 。可以下山回家了 。也借此种方式向村民报平安 。由于当日由山上避难回家的日子 。正是农历正月十五即是元宵节 。从此以后 。每年的元宵节 。十分地区的村民便以放天灯的仪式来庆祝 。且向邻村的村民互报平安 。也因此十分地区的村民又称天灯为“祈福灯”或“平安灯” 。
孔明灯的制作方法
一、首先准备好材料 。
做孔明灯的材料包括:拷贝纸、裁纸刀、剪刀、尖嘴钳、棉线、工业酒精、胶、电线、棉花、竹条 。
二、做孔明灯的步骤 。
1、裁竹子 。利用小刀把竹条削成小于三毫米厚薄 。然后 。把竹条弯成一个圈 。用棉线或502胶固定 。竹子有弹性 。竹圈可能会不圆 。可以用小火烤一烤 。使竹圈固定成圆形 。
2、扭铜丝 。用尖嘴钳把废电线外面的绝缘层去掉就可以得到细铜丝 。不过 。铜丝不能太细 。否则容易烧断 。可以用3根铜丝拧在一起避免这个问题 。
3、粘纸片 。用薄纸剪成如图所示规格的纸片 。将第一张纸片的一边与第二张的一边粘在一起 。再将第三张 。第四张 。知道粘完 。
4、固定外形 。把上面圆空口糊住 。待干后 。把气球吹胀 。找一条薄而窄的竹条 。弯成与下面洞口一样大小的竹圈 。在竹圈内交叉两根互相垂直的细铁丝 。并系牢在在竹圈上 。再把竹圈粘牢在下面洞的纸边上 。糊成的气球不能漏气
5、尝试放飞 。把铜丝绑在竹圈两端 。再把做好的灯罩粘在竹圈上 。在铜丝上绑上棉花 。浸上酒精 。点燃后就可以放飞了 。
【孔明灯的制作方法-孔明灯是什么?】 同时注意 。孔明灯必须要在无风的天气和空旷的场地上放飞 。否则不但不能飞上天 。而且可能会引起火灾 。放飞时 。需要2-3人的共同协力 。强烈要求有成年人陪同 。另外 。可以在孔明灯底部拴上线 。这样既可以重复放飞 。又能控制起飞高度和范围 。避免引起火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