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为何“营养不良”

【临床营养为何“营养不良”】云南日报网络版,云南日报电子版,云南日报网,云南日报,春城晚报,大观周刊,影响力,社会主义 论坛,云南法制报,民族时报,云南经济日报,云南科技报,滇池晨报,文摘周刊,大众消费报
临床营养为何“营养不良”http://www.yndaily.com 云南日报网
     “身在病房嘴在家”,不少前往医院探望亲朋好友的人会发现这样一个无奈的现状,“吃饭”成了病人家属最头疼也是最难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家人常为病人的营养和口味奔忙于医院和家之间,如何让病人的饮食营养让家人安心?社会的发展与家庭的需要都在迫切要求病房里有营养师的身影 。1月25日云南省临床营养质量控制中心成立,临床营养的规范与管理被提上日程,临床营养师更主动地参与疾病治疗过程也许将不再遥远 。
    尚无一家医院设营养门诊
    中国科学院院士黎介寿曾指出,不要把营养支持看作单纯的辅助治疗,而应该成为营养不良、围手术期、危重病人以及器官移植等患者治疗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据云南省肿瘤医院主管营养师周岚介绍,理想的状态是,在营养门诊坐诊的临床营养师针对患者的生理特点和疾病状态拟定个体化的饮食营养计划,并提供专业的营养处方或饮食建议,给患有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疾病等慢性病的病人建立合理的营养指导和食谱 。在周岚看来,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其营养调理更不容忽视,合理的营养指导将帮助亚健康人群有效预防慢性疾病 。
    但是现实状况与这种理想状态还有很大距离 。据了解,至今我省还没有一家医院开设营养门诊 。
    营养不只是鸡汤、稀饭
    去年3月,由省卫生厅组织的省临床营养工作现状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我省临床营养工作呈严重萎缩状态 。2006年全省仅有26名营养专业人员在岗,参加调查的39家三级医院,只有11家医院设置了营养科,其中仅9家医院的营养科(室)对住院病人开展营养咨询指导,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州、市级医院没有设营养科(室) 。
    与省外的医疗机构开设营养专科门诊、成立临床营养质控中心等专业机构相比,我省的大部分医院还仅仅停留在治疗上;省外的一些医疗机构已把厨房作为“膳食操作间”,提供基本膳食和治疗膳食,而我省的不少医院食堂还属于大众化食堂,很难顾及到患者的营养搭配 。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牟波分析,因为缺少营养专业技术人员,大部分医院对住院的病人没能给予符合病情需要的营养,延缓了病人的伤口愈合和康复,无形中增加了病人住院的天数 。认为鸡汤、稀粥、少油少盐的饭菜就是营养饮食,这种误解在老百姓、甚至不少医务工作者中普遍存在,由于对营养的认识肤浅,营养科的工作常常只被视为单纯管理和联系病人的饮食部门,有的医院甚至将营养科归为后勤服务 。这些因素都导致了营养专业人才流失,也致使营养门诊至今没有着落 。
    临床营养也是治疗手段
    对饮食有特殊要求的病人特别需要营养师的指导,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病的患者 。70岁的李女士因糖尿病入院,经过检查,血糖严重偏高 。除了采取注射胰岛素等治疗外,医院的营养科详细了解了病人的身高、体重、血脂、血压、血尿酸和用药情况后,为她计算出每天应摄入的总能量,并在总能量数据的基础上给她制订了搭配均衡的营养膳食 。同时,根据李女士的病情进展及治疗进行饮食调整,使她的能量摄入不仅合理而且营养,两周后血糖已降至正常的李女士高高兴兴地出院了 。营养指导除了能帮助住院的病人尽快康复外,对于不住院但处于亚健康的人群也很有益 。去年,13岁的小华住进了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小华身高175cm,体重87kg,因体重高于正常同龄儿被诊断为小儿肥胖症 。医院通过饮食和运动干预帮助小华改善健康状况 。除了限制进食肉类、不吃肥肉和油炸食品,在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量的同时,要求他每次吃饭时间要在10分钟以上,三餐中间不添加零食;饭后半小时不允许坐或躺,吃完饭后适量运动,每天至少做一项有氧运动(如跳绳、游泳等) 。坚持一年以后,小华的身体质量和各器官功能指标都有好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