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怎样保障肉类安全?


 
 常有朋友在餐桌前开玩笑,说自己是“无肉不欢” 。的确,从古至今,肉都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美食 。但近些年,国内出现的一些“问题肉”却让许多人不敢“大块吃肉”了 。在国外,肉是饮食中最重要的部分 。本期,我们就来看看各国在保障肉类食品安全上有哪些好方法吧!
德国屠宰前进行饥饿管理
德国人喜爱“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该国一项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德国每年人均肉类消费量约87公斤,除了50公斤猪肉外,还有牛肉、鸵鸟肉、家禽肉类等 。
如此大的肉类消费量,保障肉品安全就成了重中之重 。在德国,一般肉类企业都是一体化经营的,从生猪饲养、猪肉加工到产品销售均在同一企业内完成,这样既可以控制猪肉的质量,又能从环节上保证安全 。
采访人员在位于德国下萨克森州的布尔斯格肉制品公司了解到,肉畜屠宰是保障肉食品安全的首要步骤 。该公司的负责人波利斯告诉《生命时报》采访人员,所有进入屠宰场的肉畜,都必须经过兽医检验,一旦发现有疑似病畜,必须马上隔离处理,以免染病肉类流入市场 。“整个屠宰过程都采用电脑程序化控制,其中两个环节最为关键 。”波利斯说,屠宰前,要让动物进行充分休息,并播放一些柔和的音乐,这有利于降低组织器官中微生物的含量,便于肉的储藏;屠宰前让动物充分饮水,轻度饥饿,一般断食12小时,这能减少肠胃对屠宰过程的污染,而且可使血液变稀,有利放血 。屠宰时用二氧化碳窒息机使肉畜昏倒,然后将其一排排整齐地悬挂起来,进入流水线加工作业:真空放血、立式蒸汽烫毛脱毛,分步开膛、剖腹和劈半……最后被送入冷藏库 。从屠宰到加工完毕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 。
“这样的屠宰步骤能保持猪的肌肉组织完好,不会产生毒素,肉质鲜嫩 。”波利斯说,从屠宰场到加工成成品肉,不得超过24小时 。
此外,德国屠宰法案禁止出售活的鸡、鸭等家禽,因此在德国,爱好“活肉”的中国人很难得到满足 。
日本反复冷冻绝不许
日本是一个岛国,过去只吃鱼,随着饮食西化,肉的消费量越来越大 。日本人常吃的肉也不外乎猪肉、牛肉和鸡肉,但他们不吃鸭肉,日本人认为鸭子像小猫、兔子一样,是用来观赏的 。
与中国一样,日本大型超市里出售包装好的肉制品,但在一些生活区内,还是存在许多传统的肉铺子 。人们都觉得肉铺子里面的肉比较新鲜,虽然价格比超市贵,却依然生意兴隆 。肉铺里的“鲜肉”并不是血淋淋刚屠宰出来的动物,而是冷藏在4℃环境下,切成小块的成品 。一些铺子里也有大块的猪肉或牛肉,但都洗得很干净,出售时用机械切割机切出合适的重量 。肉铺里还出售冷冻肉,全部保存在-20℃―-30℃之间 。冷冻肉的价格比冷藏肉便宜些,因为大多是进口的,新鲜度较差 。
在日本,如果冷冻肉解冻了,就绝不允许再进行复冻,因为在常温下,解冻肉中微生物繁殖力增强,酶的活性上升,再冻后不耐贮藏,易于变质 。反复冷冻会使肉的保水能力降低,肉的营养价值和风味全面下降,甚至会产生致癌物质 。如果解冻后的肉卖不完,一般会减价销售,或者进行简单的加工后再出售 。
家庭主妇班的培训老师还告诉采访人员如何辨别复冻肉:这种肉在冻结状态下,颜色灰暗,脂肪灰白、发黄;解冻后肉呈淡褐色,肉汁流失严重,组织松弛 。
 美国鲜肉存在4℃以下
世界上最多的鸟是什么?这是美国小学的一道测试题,难倒过许多孩子和家长 。正确答案是:鸡 。美国人消耗最多的红肉是牛肉,白肉是鸡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