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升冰茶现象-“冲货”战略


旭日升冰茶现象-“冲货”战略

文章插图
人们经常看到成集装箱旭日升冰茶从公司运到经销商手中,然后经销商又把货成车成车地拉到其他销售区域,甚至是从哪儿来的回哪儿去 。有的人把它叫"冲货",旭日集团则把它叫"窜货" 。冲货,指的是产品越区销售,是我国现阶段营销渠道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
有这样一个例子:旭日集团曾搞过一个大型促销活动,每进30件冰茶搭赠一辆价值180元的自行车;每50件搭赠价值300元的人力三轮车;不足30件的则赠购物卡 。各地区搭赠的物品不尽相同,但原则是平均每件6元的促销费 。这个政策一出台,立刻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仅保定某县经销商就进货1万件,并在极短的时间内把货迅速出手,并要再次进货 。
【旭日升冰茶现象-“冲货”战略】这1万件冰茶该县消化得了吗?当然消化不了 。那么货又到哪儿去了呢?回答是给冲走了 。冲到哪里去了?没有人知道 。在促销期过后,旭日升产品因二级批发商手中的货压得太多在周边地区开始滞销 。原来,经销商们利用促销机会,以低于市场价很多的价格把货出手--当时,冰茶的价格一度跌到了33元一件,而出厂价是41.6元一件 。
以上只是"旭日升"经销商进行冲货的简单一例 。没有了监督和压力,经销商们便放开手脚去冲击其他市场,甚至是赔钱卖货 。经销商不会做赔本的买卖,事实上,他们只是利用"旭日升"这个品牌来吸引客户,进而达到卖其他产品的目的 。东方不亮西方亮,旭日升冰茶不赚钱,别的可以大赚一把 。
这样一来,商家笑了,可厂家却该哭了 。冲货现象打乱了"旭日升"原有的营销渠道,造成市场之间的秩序紊乱,丧失利润的主要来源地,如蚁噬大堤一般,在不经意间让一个有序的市场体系崩于一旦 。不促销经销商不进货,可促销又无异于饮鸩止渴;渴得难受时,明知是毒酒也要饮 。"旭日升"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其结果自然是丢掉了原有的市场份额,产品积压严重,经营陷入困境 。
商品流通的本性是从低价区向高价区流动,从滞销区向畅销区流动 。因此,同种商品,只要价格存在地区差异,或者只要同种商品在不同地区的畅销程度不同,就必然产生地区间的流动 。制造商为了增加市场占有率,抢占空白市场,往往要选择经销商代理销售模式 。经销商是按照区域来选择和建立,并规定在指定区域销售产品 。
专家指点:由于销售任务、年终返利、渠道政策等利益驱使,经销商没有按照公司规定,而是将产品以低于其他区域的市场价格,销往该区域,造成该区域市场产品销售价格的不平衡,往往会形成冲货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