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行业再遭暴击 1000亿巨头面临考验?新华社:电子烟商家“围猎”青少年

_原题为:最强监管信号?这一行业再遭暴击 , 1000亿巨头面临考验?新华社:电子烟商家“围猎”青少年
摘要【这一行业再遭暴击 1000亿巨头面临考验?新华社:电子烟商家“围猎”青少年】风口浪尖的电子烟又被“点名” 。5月30日 , 新华社发布了一则调查报道 , 采访人员调查发现 , 多重禁令之下 , 仍有电子烟商家变换招数“围猎”青少年 , 甚至直接允许16岁的未成年人购买电子烟 。
一项最“暴利”的生意 , 正面临巨大考验 。
刚刚 , 风口浪尖的电子烟又被“点名” 。5月30日 , 新华社发布了一则调查报道 , 采访人员调查发现 , 多重禁令之下 , 仍有电子烟商家变换招数“围猎”青少年 , 甚至直接允许16岁的未成年人购买电子烟 。
其实在上周 , 一纸报告引发了电子烟行业“地震” 。当日 , 电子烟巨头思摩尔国际(06969.HK)股价一度暴跌近20% , 随后2个交易日表现也非常弱势 , 3个交易日市值蒸发超600亿港元 。如今 , 对于刚刚“入行”的比亚迪电子来说 , 或是一场巨大的考验 。
这则报道发布后 , 再度引发业内激烈讨论 , 更有投资者担心电子烟板块或将再度迎来暴击 。此前 , 国家卫健委在《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用了重点篇幅强调了电子烟对青少年的危害 , 使用电子烟可能致人更容易对卷烟上瘾 , 这一现象在青少年中尤为明显 。
业内人士分析称 , 新华社的调查报答与卫健委的报告释放的信号非常明确 , 国家对电子烟的监管立法速度大概率将提速 , 电子烟行业将再度面临考验 。
再遭暴击!新华社:电子烟商家仍在“围猎”青少年
继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之后 , 新华社直接警告 , 多重禁令之下 , 电子烟商家仍在“围猎”青少年 , 背后传递了怎样的信号?
【这一行业再遭暴击 1000亿巨头面临考验?新华社:电子烟商家“围猎”青少年】5月30日 , 新华社发布了一篇关于电子烟的调查报道 , 直指电子烟商家变换招数“围猎”青少年 。报道称 , 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 , 不少商家把电子烟伪装成时尚玩具来销售 , 淡化“烟”的属性 , 让学生一见到就喜欢拿在手中把玩的那种 , 时不时可以打开吸上一口 。
采访人员调查发现 , 更有部分商家直接允许16岁的未成年人购买电子烟 , 并诱导未成年人尝试电子烟 。在在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上仍有颜色各异、款式不同的电子烟及电子烟配件产品在售卖 。
其实 , 电子烟最主要的消费群体 , 一直都是以年轻人为主 。中国香港发布的《主体性住户统计调查第64号报告书》中提到 , 8.7%的中学生曾经吸过电子烟 , 即使4至6年级的小学生中 , 也有1.4%的人吸过 。
在美国的年轻人中 , 使用电子烟的比率已经远远高于传统烟 。美国疾控中心(CDC)的数据显示 , 2019年美国中学生抽电子烟的人数增加了150万 , 较上一年增长了约71% 。

这一行业再遭暴击 1000亿巨头面临考验?新华社:电子烟商家“围猎”青少年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美国疾控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的团队曾对12至18岁的青少年做过一项调查 , 结果显示:90%以上的青少年听说过电子烟 , 超过1/4的人曾使用过电子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