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妈妈如何吃出好身材

 每一个爱美的女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个“S”型的好身材,看着那些明星辣妈产后都能够保持苗条的好身材,你是不是很羡慕呢?要怎么做产后才能不变成肥婆呢?产后妈妈最烦恼的一件事情估计就是看着自己松松垮垮的肚子和一堆减不掉的赘肉,最后无计可施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论是未结婚的小姑娘,还是已经做妈妈的女性,都希望自己以最美的姿态面对每天的生活,尤其是产后妈妈,因为怀孕生孩子导致身材走形,更加渴望身材能恢复到孕前的最佳状态,因此,产后减肥就成了很多妈妈的重点课程,那么,产后妈妈减肥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孙俪、李小璐、小S……看看那些产后成功瘦身的女明星,真是羡慕不已 。
做新妈妈后,孩子要照顾,身材要恢复,自我空间要保持,还要健康美丽的重新面对生活,压力不小 。
产后妈妈为何变胖了?
有些身材苗条的妇女,经过妊娠、分娩,当了妈妈之后,身体逐渐发胖,失去了往日的风韵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妊娠过程引起下丘脑-性腺功能暂时紊乱,特别是脂肪代谢失去平衡 。另一方面还是因为我国有传统的“坐月子”的理论,在产后的头一个月内,为了哺乳,让妈妈吃下大量的高脂肪高蛋白质食品,使摄入的营养量大大超过需要量,而极少的体力活动又使能量消耗大为降低,最终使机体脂肪细胞充盈 。
正常妊娠期间,胎儿的重量、羊水、血容量及细胞间液的增加,子宫和乳房的增大等都导致了体重的增加,生理性体重可以增加15公斤左右 。
孕妇在怀孕期间,蛋白质的摄入量、储存量都会增多,如果不适当控制饮食,每天摄入的热量过高,就会超出生理性肥胖 。产后妇女体重超出正常范围20―50%,医学上称为生育性肥胖 。生育性肥胖不仅给许多爱美的女性带来烦恼,而且对产妇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 。产后肥胖的妇女往往出现食欲不振、四肢无力、生殖器恢复缓慢,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尿失禁、子宫后倾或脱垂等问题 。因此,积极预防生育性肥胖应引起产妇及家人的重视 。
孕妇如何预防生育性肥胖:
1、产后42天内不要节食
无论是孕期还是产后,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
饮食原则应该是平衡膳食,要避免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既要保证胎儿和孕妇摄取足够的营养,又要避免营养过剩 。
饮食结构首先要合理,孕妇每天所摄取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类食物要搭配好 。其次是要适量 。产后应该增加营养,但不要偏食鸡鸭鱼肉蛋,而应荤素食搭配,牛奶、蔬菜、水果、主食都要吃,尽量少吃甜食、油炸食品,少吃动物油、肥肉、动物内脏 。
产后42天内不要节食,此时产妇的身体还未恢复到孕前的程度,还应保证营养的供给,但同时也不要吃得太多了,造成营养过剩 。
2、自然分娩:产后第一天就开始活动
孕期及产后积极运动是预防生育性肥胖的重要措施 。适当的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避免体内热量蓄积 。
一般自然分娩的产妇,在产后第一天就可以开始活动,例如:在床上做一些翻身、抬腿、缩肛运动 。尤其是缩肛运动对产后盆底的肌肉和肌膜的恢复非常有益 。
而做剖腹产的产妇,在拆线前可以适当做些翻身及下地走路的活动,拆线后就可以适量地活动了 。
孕妇在产后一周可做点轻微的家务活 。每日饭后坚持散步,可以促进新陈代谢的调节,促进脂肪分解,消耗体内多余的能量,使自己不致发胖 。产后一周,可以开始在床上做一些仰卧起坐、抬腿活动,以此锻炼腹肌和腰肌,有助于皮下纤维分离的腹直肌的恢复,同时又可减少腹部、臀部的脂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