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宝宝产生各种坏习惯


如何避免宝宝产生各种坏习惯

文章插图
幼儿宝宝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还是比较简单的,不能对他们提过高的要求 。宝宝还不可能掌握抽象的道德原则,成人只能用简单明了而具体的事例来使宝宝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宝宝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也是不稳定的,经常需要成人加以鼓励和督促 。在幼儿期要用合乎宝宝年龄特征的方法来培养宝宝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同时也不要要求太严,期望过高 。
一、幼儿期宝宝的道德标准是怎样的
幼儿的道德判断是在与成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的 。凡是成人表示赞许并说“好”、“乖”的行为,宝宝便认为是好的行为;反之,凡是成人表示斥责并说“不好”、“不乖”的行为,宝宝便认为是坏的行为 。因此“好”、“不好”是,宝宝最初的道德判断中的两大类别 。
3岁的宝宝已经能把人分为两类:好人和坏人,例如说警察叔叔是好人,“小偷”是坏蛋 。l岁宝宝还没有道德的判断,也不可能有意地做出什么道德行为 。宝宝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是在掌握语言以后逐步产生的 。当宝宝在日常生活中做出良好的行为的时候,成人就有愉快的表情并且用“好”、“乖”这些词给予奖励;当宝宝做出不良的行为的时候,成人就有不愉快的表情,并且用“不好”、“不乖”这些词给给予批评 。
在这样的过程中,宝宝逐渐养成一定的道德习惯,以后再遇到类似的场合,宝宝就能不加迟疑地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来 。而对于不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则会采取一种否定的态度 。
二、如何纠正宝宝的不良习惯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小毛病,家长要对这些行为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正确的指导,因为不良行为一旦变成“坏习惯”,会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羁绊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都喜欢在表扬和鼓励下做些事情,最好让孩子感觉你和他是一伙儿的,这样才会对家长不会有太多抵触,也更容易纠正不良行为 。
1、从改善关系做起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能更好地与自己合作,首先要从关注改变他,转变到关注改善你与他的关系上来 。有些父母一听到有人“告状”或看到孩子行为不轨,就会大出手脚,恨铁不成钢 。实际上,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每天都会有一两次不礼貌或不良行为,此时家长如果不分场合,不分情况,逐一加以纠正,结果只能是让家长和孩子双方都感觉不舒服 。
每天都给孩子一到两次正面积极的回应,或者在特定的某件事上给予表扬,用肯定的态度爱护和关心,一个鼓励的眼神或一句简单的表扬都要胜过一堆喋喋不休的指责或过分的物质奖励 。因为孩子是爱表现的,只需轻轻一夸,孩子就会高兴,精神上都得到满足 。家长还可以每天抽出时间来和孩子玩一会儿他喜欢的游戏,这对改善家长与孩子的关系非常有帮助 。
只有关系改善了,孩子的不良行为才容易改善 。
2、不要事必躬亲
妈妈在喂养婴儿的过程中,要给婴儿喂奶、换尿布、穿衣服等,从而在婴儿长大些的时候,让他做些以前妈妈做的事情是很难的,因为孩子已经形成习惯或有了依赖心理 。但妈妈比较忙的时候,没有时间或精力做所有事情的时候,可以让宝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如何穿衣服,自己拿瓶子喝水等,但一定要给宝宝传达“他有能力做”的信息,尽可能地让他完成尽可能多的小任务,让他成为你的小帮手 。
对于处理人际关系等问题,妈妈也可以给宝宝提些建议,而不是亲自上阵去替宝宝处理问题 。比如:宝宝与小朋友闹了矛盾,要鼓励他去说服对方,即使是比较简单的语言,而不是对小朋友大喊大叫 。相信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宝宝会得到锻炼,而妈妈也会得到难得的片刻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