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B超检查并非万能

得知怀孕的那一刻开始 , 将为人母的孕妈咪 , 最大的愿望就是宝宝健康 , 于是在每次产检时 , 一定追问医师“宝宝四肢健全吗?”或是“有没有先天性心脏病?”等之类的问题 。妇产科医师表示 , “妈妈的担虑我们做医生的都了解 , 只是超音波真的不是万能的 。这样的问题对专业的妇产科医师来说 , 真不知从何回答起 。”如果回答“这很难说 。”会被孕妇认为是推卸责任;回答“绝对没问题!”又怎么能保证宝宝一直到出生的那一刻都一定没问题呢?遗憾的说 , “以前没有超音波的年代 , 医生反而没有这么大的困扰呢!”
超音波的发展
超音波技术的发展 , 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 英国海军利用超音波测量海床深度 , 并侦测活跃海中威胁英国的德国潜水艇 , 在二次大战后 , 有人想到胎儿在羊水里 , 有如潜水艇在海中 , 因此有了将超音波应用于胎儿扫描的想法 , 最早的医学文献是在公元1958年 , 由一名英国医师发表的 。
B超可尽早发现可治疗的胎儿异常
2D超音波显现出来的画面 , 必须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 , 才有办法看出个所以然 , 也因此造成妈妈的疑虑 。一般孕妇在接受产检超音波时 , 医师都会边照边说明 , 让孕妇也有参与感 , 也比较放心 。但是 , 通常也只能告诉孕妇“这是手、脚” 。却不能肯定的告诉孕妇 , “手指都是5指 , 而且没有相连” 。透过超音波检查可以协助医师了解子宫内胎儿的状况 , 但是却无法得知 , 胎儿的智力、视力或听力等生理功能 , 是否正常的信息 。
另外 , 若是因为基因、染色体的异常所造成的病变 , 一样无从得知 。而产检超音波的目的 , 即在尽早发现可治疗的胎儿异常 , 并给予适当的产前咨询 。
B超能查胎儿哪些问题?
美国在2003年曾制定了 , 产科超音波的使用准则 , 可分为4类 , 简述如下:
第一周产期(12周前)超音波
包括排除子宫外孕、确定胎儿心跳、推定怀孕周数、评估是否有子宫或卵巢肿瘤、判断是否多胞妊娠 。
第二(12~24周)或第三(24周以后)周产期超音波
延续第一周产期胎儿生长评估、羊水量测量、确认胎盘位置及胎位、胎儿解剖构造检视 。胎儿解剖构造检视之细项包含:
1、颈部:脑室、脉络丛、透明中隔 。
2、胸廓:心脏的空四腔室图 。
3、腹部:胃、肾、膀胱、脐带与腹壁连结处 。
4、脊椎 。
5、肢体:手臂与小腿是否存在 。
6、性别:为非必要之检查 。
限定作用的检查
在急诊时 , 孕妇阴道出血 , 妇产科医师即可以超音波断定是否为流产或其它原因;或疑似胎位不正 , 以超音波鉴定胎儿的先露部位 , 例如:臀位是屁股先出来 。
特别的检查(专家的检查)
当基本的检查有疑虑时 , 所实施的特别扫描 。例如:心脏扫描、高阶扫描、都卜勒血流检查等 。
B超筛查准确率有多高?
产检时使用超音波检查 , 只是一种筛检方式 , 而非最终的诊断 , 一般有异常状况 , 可以被超音波筛检出来的机率也只有80% 。其原因要归咎于超音波的特性 , 以及胎儿的成长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