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家务中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二 )


12 3
教育孩子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
别让孩子成了父母的“三陪”



的语气和态度以及不耐心透露出来,让孩子觉得他们的帮助是不重要的、附加的 。比如,孩子动作慢一点,我们就会露出不耐烦的神情,尤其是当我们着急的时候,总是说:“算了,让我来吧,这个你做不了!”甚至我们在帮孩子们整理他们乱七八糟的玩具时,也会在他们面前展示出:你看我比你快多了 。

在孩子们的眼中,似乎没有多少长期帮忙做家务的理由,因为成年人做得更快,而且更好:摆餐桌、洗碗、打扫,还有倒垃圾,所有这些活儿成年人都会轻而易举地完成,好像让孩子帮忙只是给他们一个表现的机会似的 。而孩子们都是敏感的,即便是很小的孩子也能够非常清楚地感觉到他们对我们的帮助是否真的被需要 。如果他们看不到自己被需要或者被肯定,自然也就丧失了对这件事的兴趣 。

从小事上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父母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适合孩子做的家务
您一定要避免犯这样的错误,如果你打算用收拾房间来训练孩子的责任感,那你很可能会碰壁 。原因是如今孩子都有太多的玩具,而通常都没有很合适的玩具箱 。晚上他们会很疲劳,但是又不想上床睡觉 。这种情况下你最好不要勉强孩子收拾自己的玩具 。你可以这样说:“你先在厨房里帮我忙,晚一点我再帮你一起收拾玩具 。”
·让孩子尽早地了解并且参与你们的日常生活模式
要让孩子尽早地了解并且参与你们的日常生活模式,哪怕刚开始他们根本理解不了你在做什么 。你要告诉他,你有什么样的计划,有哪些家务要做,你以什么样的顺序来安排家务 。随后你可以分配工作 。就连购物的时候你都可以问孩子,“你来看一看牛奶买得够不够?”“面包买了吗?”等等问题 。
·不要老是将物质报偿作为树立责任心的动力
蓓蓓的例子就是一个典型,哪怕你规定擦鞋一个月或一百次后才可以得到滑板车,这一动力在一个月或一百次之后,也会消失 。所以千万不要让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他自我服务或服务家人,是为了得到某种“好处” 。要淡化有形的物质奖赏,代之以精神的爱抚和勉励,如孩子每天下楼取报纸,他就应该得到大力夸赞,得到一个吻或一个拥抱 。
父母应在亲友面前对他的尽责表示赞赏,以使他的好行为有一个长久的动力保持下去 。
·在新鲜感和持久度之间找到平衡 。
工作要不要常常变花样呢?是让孩子总是帮忙做同样的事?还是让孩子每天自由选择?这里需要有一点点微妙的体会 。
一方面变化当然会给人带来乐趣,了解不同方面的知识 。
一个4岁的小孩儿一会儿是浴室专家,可以找到他的手巾和香皂,一会儿又成为美厨助手,认识各种蔬菜和瓜果 。然而另外一方面孩子们除了要体会到乐趣之外,他们更要学会能够长期地承担一些义务 。比如照顾几盆花可能需要孩子们每天的呵护和浇水,然而这种定期的浇水和看护对于孩子形成专注持久的习惯非常有帮助 。就连洗碗、倒垃圾、准备餐桌都需要持之以恒的能力 。
·您要学会给孩子一些夸奖
不要总是试着挑毛病、找缺点、说哪儿做得不够,要对孩子所完成的事情表现出你的欣喜 。比如拍拍孩子的肩膀,或者是对他说,真不错,这一周你已经是第三次自己刷牙,并且把小白牙刷得这么干净了!如果孩子帮你倒垃圾,你可以把他搂到怀里说:“这些天你帮我倒垃圾,妈妈很高兴 。”
·给孩子责任范畴内的事情定一个最后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