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这不是讨好用户的短期营销手段而是一种审慎的战略决策 。
其一,可以理解为对用户的心理暗示 。
中国品牌都喜欢无限拔高目标客群和应用场景,比如某款8万元的国产轿跑车,广告中俊男美女相携而行,背景完全是香榭丽舍、第五大道、外滩和国贸的风格,车主生活被硬生生描绘为富二代的日常 。
汽车论坛也常有“媳妇当车模”的栏目,一水儿的杂志大片,越便宜的车型,“媳妇”的颜值越高,弄得经常有老实人在底下哀叹,“我怎么找不到这样的媳妇?”
身份认同是一件特别奇怪的事,如果你告诉某人他属于中产阶段,他多半不承认,但你要嘲笑他用的是小米手机,他一定反诘iPhone才是小镇青年专属,知乎上甚至还有一个热门问答,“2019年了,为什么还有人觉得用苹果手机可以撑面子?”
越便宜的手机功能越多,越廉价的车越喜欢奢华内饰,到处都是完美的脸蛋和充满暗喻的场景,反倒是每年两次的苹果新品发布会,经常出现并不”高级“的面孔,满脸雀斑,一篷乱发,却是青春自信,活力洋溢 。
公众审美一向不饶人,去年的全华班电影《别告诉她》让美国人看得津津有味,女主奥卡菲娜(林家珍)却在B站被骂得狗血喷头,加上当年吕燕的遭遇,中国品牌坚守“一白遮白丑”就可以理解了 。
其二,对厂商而言也是一种自我暗示 。
国产手机的全球化都是以本土市场为基本盘,再攻击新兴市场、成熟市场和高端市场,小米的扩张路径就是以印度为突破口,向拉美、东南亚、俄罗斯、东欧挺进,最后才是大洋洲、西欧、日本和北美,那些样张硬照与其说是刻意迎合目标用户对自身价值的高估,不如说是这些品牌潜意识中的自我认知 。
早就赚到第一桶金的雷军,自讨苦吃的在华强北山寨机包围中创立小米品牌,真是为了满足”为发烧而生“却囊中羞涩的技术宅?
早就跻身世界500强的华为铁了心放弃低价的运营商定制机,难道不知道消费者喜欢便宜又靠谱的手机?
大家都想变成下一个苹果罢了!
2011年,余承东将华为手机带向高端时,欧洲15家运营商有14家抛弃了华为,2012年首款高端手机P1在欧洲发布后只有4位数的销量,华为还是坚持下来 。
价格越来越贵的国产手机是不是让中国人更有面子是个玄学问题,起码每逢过年就打脸,从腾讯到陌陌,年会领奖台上占据C位的永远是iPhone,华为再贵也上不了PR稿的标题,至于小米只能是安慰奖 。
按照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统计,2019年Q3全球手机总利润120亿美元,苹果独占80亿美元,份额66%,三星拿走17%,剩下的才由国产手机瓜分 。
所以没有任何一款手机愿意被贴上鲜明的地域或圈层标签,任正非说,没有美国市场,华为也是世界第一,但他绝不会说,只靠中国市场,华为就是世界第一 。
我们来看华米OV的出货量 。
按照IDC的数据,华为手机(含荣耀)2018年全球出货量2.06亿台,国内1.05亿台,海外1.01亿台,二者比例已经相当接近;
OPPO手机全球出货量1.13亿台,国内7890万台,海外3400万台;VIVO全球出货量掉出Top5,海外大约是3000万台的水平,与OPPO接近 。
小米年报显示,去年全球出货1.19亿台,国内出货量4796万台,占比40.4%,国外出货量7074万台,占比59.6% 。
连续11个季度衰退的中国手机市场再不是速效救心丸,小米完全是靠印度市场撑过了最艰难的一年,华为顺利吃掉了中外友商丢掉的份额,反而是产品力很强的OV因为过度依赖本土市场陷入困境 。
【国产手机的样张里为什么很少黄皮肤、黑眼睛?】
- 是谁毁了波音?
- 云知网:国产美妆真的崛起了吗?
- 准妈妈需警惕 孕期太肥胖生的孩子易自闭
- 婆婆古老的月子观念要不要听?
- B超也“照不住”的胎儿问题
- 生男生女与辐射有关
- 维生素D不足可能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元凶
- 夏日如何护理宝宝的屁屁
- 给宝宝喂药的技巧
- 新生儿呵护耳朵的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