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夜啼”的原因及对策

[导读]有些宝宝白天安静,一切如常,入夜却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至通宵达旦,中医称之为“小儿夜啼” 。
不要再以为夜间小宝宝经常性哭闹是正常的事情,宝宝不会无缘无故地哭,一定是哪里不舒服,因为不能用语言表达,所以只能以哭的形式来表达 。让我们帮妈妈们一起找找宝宝夜啼原因,并给出些有效对策吧 。
“夜啼”的原因及对策
1.缺钙
宝宝缺钙不积极治疗很可能患上佝偻病,缺钙的宝宝夜间常常烦躁不安,还会出现多汗、枕秃、方颅、囟门闭合晚、肋骨串珠等等症状 。
对策补钙
为宝宝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多带宝宝晒晒太阳,宝宝夜啼的现象会得到改善 。如果出现严重的佝偻病迹象,赶紧求助专业的儿科医生 。
2.衣被因素
宝宝睡觉时盖得太厚,会因为热而烦躁哭闹;被子太少,冷刺激也会哭闹 。被褥铺得不平整,或小衣服过紧、系带或玩具硌着宝宝,也会使宝宝哭闹 。
对策营造舒适环境
晚上入睡前注意将宝宝房间温度调在22~24℃,湿度控制在60%~65%左右 。宝宝入睡前查查床上有什么东西可能硌着或扎着宝宝,同时建议给宝宝佩戴脐兜,防止腹部受凉 。不要给宝宝裹得太紧,宝宝感到舒服就会停止啼哭了 。
3.患病
【婴幼儿“夜啼”的原因及对策】现代医学认为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可能因一些疾病导致神经功能调节紊乱而造成小儿夜啼 。另外,寄生虫病,如蛲虫病,夜晚蛲虫会爬到肛门口产卵,引起皮肤奇痒,宝宝会烦躁不安,啼哭不停 。一些慢性疾病如贫血、结核也会让宝宝因难受而睡中哭闹 。感冒期间,由于宝宝发热难受,鼻子不通气呼吸困难,也会哭闹 。
对策治疗原发病
找到宝宝哭闹的原发病,积极防治,宝宝就能安然入睡 。
4.惊吓、需要爱抚
白天带宝宝到人多嘈杂的公共场所,很容易让宝宝受到惊吓,半夜三更会突然惊醒,哭闹不安,表情异常紧张,这大多是出于白天过于兴奋或者受到刺激的原因 。
有些宝宝在成长过程中有安抚需求时,肌肤触摸可以让宝宝心静,但有些父母由于白天工作忙,照顾孩子时间少,到了晚上宝宝会以哭泣来引起父母注意,让父母抱抱自己获得安抚 。
对策多陪宝宝
平时少带宝宝去喧哗的场所,避免宝宝直接接触使他害怕的物体或人,宝宝惊醒后安慰他,告诉宝宝没什么好害怕的,让宝宝安稳入睡 。父母应尽量抽出时间多陪宝宝,宝宝的“皮肤饥饿”得到满足,就不会夜间哭闹了 。
5.饥饿
如果宝宝每晚比较定时地哭闹起来可能与宝宝饥饿有关 。有些妈妈机械地定时定量哺乳,使母乳喂养的宝宝奶量不足,或者人工喂养的宝宝没有及时添加辅食,宝宝到夜间时处于半饥饿状态就会哭闹不止 。
对策睡前吃饱
妈妈们不必按教程固定喂奶间隔时间,当宝宝饿时就给宝宝吃,如果宝宝吃奶中途睡着了,可以弹弹宝宝的小脚心让宝宝吃饱再睡 。人工喂养的宝宝应该增加喂奶量,奶粉不要冲得过稀 。应该养成宝宝夜间少吃奶的习惯,3个月前的婴儿夜间喂一次奶就好,3个月后的婴儿可以尝试夜间不喂奶 。另外提醒妈妈们大月龄宝宝夜啼时不宜给巧克力、可可糖之类的糖果与饮料加以哄骗,这些食物含有兴奋成分,宝宝更不容易安睡 。
6.尿憋
睡前饮水太多,或是奶粉冲得过稀,宝宝到了夜间被尿憋醒,不能以言语只能用哭啼来表达 。另外尿湿的尿布刺激宝宝也不能入睡 。
对策训练宝宝的小便规律
妈妈们应该逐步训练宝宝的小便规律,让宝宝能逐渐控制小便 。睡前1~2小时不要给宝宝喝太多水 。如果宝宝因为尿急哭闹,妈妈们只要为宝宝把过尿,宝宝就能继续入睡 。建议妈妈们准备一盏不太亮的小夜灯,给宝宝把尿或换尿不湿的时候开这个灯,这样宝宝就不会因为强光的刺激而没了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