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料常见种类及特征 青花瓷器鉴定方法和特征

青 花 瓷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釉下蓝),常简称青花,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 。是我国瓷器的干流种类之一,属釉下彩瓷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质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通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一般温度坚持1200左右,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上色力强、发色艳丽、烧成率高、呈色安稳的特色 。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老练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 。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 。清康熙时开展到了高峰 。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彩色、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种类 。

青花料常见种类及特征 青花瓷器鉴定方法和特征

文章插图
从“黑石号”沉船上打捞起的唐青花瓷器
【“黑石号”沉船上发现的唐青花盘,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完整青花瓷,可能成为将中国青花史提前数百年的珍贵文物 。】
青 花 料
从元代(公元1206年)至今811年中,千年瓷都景德镇在烧造各类青花瓷器中,所使用的青花料按其年代顺序分类,共有以下七种:苏麻离青、石子青、平等青、回青、浙料、珠明料、现代青料 。
在青花瓷的断代鉴别时,研究其青花所用青料最为关键,不同青料的选择导致了青花发色的浓淡蓝紫之别 。当然同种青料在不同烧造工艺和温度等条件下,发色也会有所区别,但同时期的制作工艺下,发色的主要区别源于青花料的不同 。如果我们真正掌握和认识了上述七种青料的特征,那么对于我们今后鉴定瓷器方面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01苏麻离青料
苏麻青料又称苏泥勃青,它具有三个特点:
其一:在瓷器上施青料薄的地方一般会出现晕散现象;
其二:在施青料厚的地方且会出现‘铁锈斑’;
其三:在洪武早期出现了土青料(石子青)时,与它混合使用后会出青料蓝色偏灰偏暗,没有原来的深蓝色了 。
青花料常见种类及特征 青花瓷器鉴定方法和特征

文章插图

青花料常见种类及特征 青花瓷器鉴定方法和特征

文章插图

青花料常见种类及特征 青花瓷器鉴定方法和特征

文章插图

青花料常见种类及特征 青花瓷器鉴定方法和特征

文章插图

青花料常见种类及特征 青花瓷器鉴定方法和特征

文章插图

青花料常见种类及特征 青花瓷器鉴定方法和特征

文章插图
元代青花云龙纹铺首盖罐,高安市博物馆藏
青花料常见种类及特征 青花瓷器鉴定方法和特征

文章插图
明洪武·青花花卉纹执壶 故宫博物院藏
苏麻离青料从元代开始使用,大部分精美的元代青花瓷器上(至正型元青花)都使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 。
青花料常见种类及特征 青花瓷器鉴定方法和特征

文章插图
元代也有苏麻离青料与国产料(石子青料)混合使用的青花瓷器,其色为蓝中偏灰,也有铁锈斑,但铁锈斑小而稀疏 。
青花料常见种类及特征 青花瓷器鉴定方法和特征

文章插图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官窑瓷器大量使用苏麻离青料 。
青花料常见种类及特征 青花瓷器鉴定方法和特征

文章插图
民窑也有用进口料和国产料混合使用的,色泽要比元代显的偏蓝一些 。以后的正统、景泰、天顺一般都把进口料和国产料混合使用 。进口苏料一直使用到成化早期,就消耗殆尽 。
青花料常见种类及特征 青花瓷器鉴定方法和特征

文章插图
值得说明的是,这种苏料由于来自西亚地区,路途遥远、价格昂贵,故从永宣两朝开始,在瓷器制造上大量的与石子青混合使用 。再者,由于郑和七下西洋,带回了大批苏料,这些苏料一直使用到万历19年左右方才用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