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哥窑瓷器的真正价值及胎体特征

在我国瓷器历史上,总有那么一些瓷器,至今都散发着神秘的色彩,人们对它们总是知之甚少,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其中的一种——哥窑 。
哥窑的神秘在于烧造传世哥窑的窑址至今尚未发现 。而它的金丝铁线更是引得后人争相仿制,应该如何辨别,成为了鉴定上的一大难点,但是别着急,下面就给你一一总结好了 。
传世哥窑瓷器一般胎色较深,胎质坚致,釉色有灰青,粉青米黄等,釉层凝厚如堆脂釉面润泽如酥,而且基本都开有不同角度,不同大小的冰裂纹状纹片 。

宋代哥窑瓷器的真正价值及胎体特征

文章插图

宋代哥窑瓷器的真正价值及胎体特征

文章插图
哥窑灰青釉鱼耳簋式炉
【宋代哥窑瓷器的真正价值及胎体特征】烧官窑的时候,它里面就有种开片,但是它并没有像我们今天看到哥窑的开片那样深,它只是一种开片 。很多博物馆里的官窑瓷器完全就和哥窑一样,所以也有博物馆会直接评定为哥窑,所谓官哥难分难辨,道理也就在这个地方了 。
宋代哥窑瓷器的真正价值及胎体特征

文章插图
官窑开片
督陶官唐英在雍正十三年《陶成事宜纪略》中记录了御窑厂烧造的仿古和创新瓷器共57种 。其中“铁骨哥釉有米色粉青二种,俱仿内发旧器色泽” 。仿品釉色分米色,粉青,均仿自“内发旧器”即当时宫廷收藏的哥窑 。与今见传世哥窑的釉色分类大致相符 。
宋代哥窑瓷器的真正价值及胎体特征

文章插图

宋代哥窑瓷器的真正价值及胎体特征

文章插图
仿哥釉八方高足杯
从明代到清代,到现代仍然在仿,而且哥窑,喜欢它的人很多,仿制出来以后一直是在市场上面作为一种好的营销手段,比较出名的就是康熙年,康熙年不光是官窑仿民窑也仿,而且民窑仿的是大量产品,书上写的开片以后的线的颜色是经过后人染制的,可能指的是清代以后的作品,因为它尤其是清代仿品,比如它那边瓷土已经没有铁元素,或者是添加铁元素很少,很少,那么它出不来,像宋代这样金丝铁线的效果,那就是靠后人去染制 。
宋代哥窑瓷器的真正价值及胎体特征

文章插图

宋代哥窑瓷器的真正价值及胎体特征

文章插图
仿哥釉叶式洗
在哥窑“金丝铁线”的产生之后,后世不断模仿生产,但是始终无法完全地将其仿制 。
最初哥窑生产的瓷器,釉面光亮,有层酥光,底足呈铁锈红,经过氧化,铁线颜色发黑闪蓝,带有对外扩散 。但金丝和铁线两纹路各行其是,互不相干 。
明清时主要是景德镇仿制哥窑,其产出的瓷器胎体颜色呈白色 。釉面有一层自然空气氧化的宝光(学术界称润光),与明清单色釉瓷釉面宝光相似 。
金丝与铁线交织在同一张网纹线上面,铁线的颜色也显得发黑,与传世哥窑瓷器上面的铁线颜色发黑闪蓝有明显的不同 。
有的器物口沿及底足施酱色釉,模仿传世哥窑紫口铁足的特征,也有器物口沿及底足不施酱色釉颜色,但器物底部露胎处有自然空气氧化的包浆(陈旧感) 。
现代仿哥窑瓷,仿制的造型、釉面的开片、作旧的方法是五花八门,千姿百态 。但与传世哥窑真品瓷及明清仿哥窑瓷相比,都有很大区别 。现代仿哥窑瓷器有以下几个特征:
其一,釉面有一层贼光(学术界称火光),如果作旧,就留有人工作旧的痕迹,釉面的光不自然 。没有传世哥窑瓷釉面上的酥光,也没有明清仿哥窑瓷釉面自然空气氧化的宝光(学术界称润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