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名窑越窑的特征 越窑各个时期的特点

越窑是我国闻名遐迩的青瓷窑之一 。越窑青瓷是中国最久远的瓷器之一,是世界公认的“瓷母” 。古越地不仅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也是我国瓷器的诞生地 。越窑烧造瓷器历史悠久,从西周原始瓷到唐宋秘色瓷,从未间断,唐代越窑青瓷成为皇室贡品,唐诗人陆龟蒙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赞美越窑青瓷的典雅秀美,对其釉色清澈碧绿、如冰似玉的光泽,给人以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誉称为秘色瓷 。越窑青瓷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隋、初唐继承南朝风格,生产碗、盘、盘口四系壶、四耳罐、鸡头壶等产品 。盛唐以后产品精美,赢得声誉 。产品都做得很规整,一丝不苟 。常将口沿做成花口、荷叶口、葵口,底部加宽,作成玉璧形、玉环形或多曲结构,十分美观 。胎体为灰胎,细腻坚致;釉为青釉,晶莹滋润,如玉似冰 。

中国历代名窑越窑的特征 越窑各个时期的特点

文章插图
东晋中期以后,越窑青瓷多为日常用具,如烛台、灯、盆、钵、盘碗、壶、砚等,造型趋向简朴,装饰简练,纹样以弦纹为主 。在东晋晚期出现的莲瓣纹,在南朝时成为越窑青瓷的主要纹饰 。器物上装饰有小而密集的褐彩 。器物以日用品为主,胎、釉分为两种 。一种胎质致密,胎呈灰色,施青釉 。另一种胎质粗松,呈土黄色,外施青黄釉或黄釉 。
中国历代名窑越窑的特征 越窑各个时期的特点

文章插图
唐、五代时期是越窑发展鼎盛时期,代表了青瓷的最高水平,尤其是所谓的“秘色”瓷,更是当时越窑青瓷的十分引人注目的产品 。越窑青瓷在初唐时胎质灰白而松,釉色呈青黄色 。晚唐时胎质细腻致密,胎骨精细而轻盈,釉质腴润匀净如玉,釉色为黄或青中含黄,无纹片,普遍使用素地垂直划纹的装饰方法 。另有一种在器物上堆贴花卉、人物、鱼兽等的方法,器物常见的有碗、盘、水盂、罐、盒等,特色器如瓷砚、执壶、瓷罂等,尤其是口唇不卷、底卷而浅腹的越瓷瓯,风靡一时,成为文人墨客的歌咏对象 。
中国历代名窑越窑的特征 越窑各个时期的特点

文章插图
五代越窑青瓷胎质细腻,胎壁较薄,表面光泽,胎色呈灰或浇灰色,釉质腴润光亮,半透明,釉层薄而匀,釉色前期以黄为主,后期以青为主 。装饰初期以素面为主,后期堆贴尤其是刻花大为盛行,题材多为人物、山水、花鸟、走兽 。艺术形式多种多样,艺术风格丰富多彩 。
中国历代名窑越窑的特征 越窑各个时期的特点

文章插图
北宋时期越窑继续烧造青瓷 。据文献记载,宋朝立国初期,前越国控制下的越窑曾为北宋朝廷烧制青瓷贡品达17万件之多,说明北宋初年越窑生产的青瓷不仅质精而且量大,许多珍品还作为礼品被宋廷赠与辽国,所以在北方辽代贵族墓葬中也常有越窑瓷器出土 。越窑青瓷,以胎质细腻、造型典雅、青釉莹莹、质如碧玉而着称于世 。这种如冰似玉的美丽釉色,深受诗人的赞赏和喜爱 。
中国历代名窑越窑的特征 越窑各个时期的特点

文章插图
越窑青瓷在晚唐五代时被称为“秘色瓷” 。关于“秘色”瓷也有两说 。一说是广义的,越窑青瓷就是“秘色瓷”;一说是狭义的,越窑青瓷中的上好之品才能称之为“秘色瓷” 。狭义中的“秘色瓷”,曾是越窑中烧制的供御之物 。
【中国历代名窑越窑的特征 越窑各个时期的特点】越窑瓷器之所以著称于世,因为她不但釉色类 玉、类冰,而且造型高超精湛,雕塑精美、器物众多千瓷百态,深受国内外人们所喜爱和珍视 。越窑的研究从浅层次而逐步向深层次的深度、广度 拓展 。鉴定的水平也是由表及里,从一般的古玩角度,逐步向考古类型学研究入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