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年俗为什么要放鞭炮 大年初十为什么要放鞭炮?

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 。放鞭炮是一种古老的习俗,辟邪除恶是它的初衷 。现在,放鞭炮往往只是为了增添一种活泼、节日和快乐的气氛 。可以看出,放鞭炮的习俗的含义也在逐渐演变 。值此除旧迎新之际,我们不妨追根溯源,谈谈放鞭炮的起源 。
   

大年初一年俗为什么要放鞭炮 大年初十为什么要放鞭炮?

文章插图
   放鞭炮是一种古老的习俗
   新年意味着什么?新年,事实上,是一种除旧欢迎新年的仪式,摆脱旧的枷锁,迎接新的光明的一天 。因此,我们中国人民在农历新年,像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喜欢活泼和节日,从而把过去一年的麻烦和不快乐抛在云之外 。
   

   年俗的最早原因是古代的祭祀仪式,也被称为诺(音) 。诺,又称诺、诺舞、诺戏等,是所谓的古代巫术之一,诺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祖先发明的驱瘟避疫的祭神舞。
   

   先秦时期有诺,孔子曾在《论语》中谈到诺 。三国时期的学者何晏在《论语集解》中说:
   

   
        孔子说:诺,驱逐疫鬼 。
   
   

   由此可见,此时所谓的诺驱逐疫鬼,并没有与年兽之说联系在一起 。
   

   
大年初一年俗为什么要放鞭炮 大年初十为什么要放鞭炮?

文章插图
   节日气氛是新年的主要标志
   

   古人认为祭祀祖先和神灵是国家的大事,一点也不马虎 。因此,每年新年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当然,诺戏是重要环节之一 。久而久之,在民间,习惯变成了自然,逐渐形成了民俗 。
   

   新年的习俗最近在宋代演变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 。例如,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
   

   
        爆竹声一岁除外,春风暖入屠苏 。千家万户,总把新桃换旧符 。
   
   

   这首诗内涵丰富,但总之,大意是驱邪保安 。其中,燃放鞭炮是第一件大事 。其他的,还有喝屠苏酒、挂桃木符等等 。
   

   王安石没有写的是喝胡椒白酒 。一般来说,用胡椒白酒祭祖,希望祖先保佑;用屠苏酒祭神,祈求神灵祛瘟 。据中医介绍,胡椒、柏、屠苏都是辛香植物(即道教所说的仙木或仙草),也有辟邪驱瘟的作用 。
   

   那么,放鞭炮是怎么回事呢?是为了吓唬谁?近代以来,一般都是为了驱赶年兽 。其实年兽的历史并不长 。换句话说,年兽是后来出现的 。
   
大年初一年俗为什么要放鞭炮 大年初十为什么要放鞭炮?

文章插图
   今天刘冠宇画的年兽插图
   年兽的说法在明清民国盛行,是传统民俗进一步延伸的典型例子 。在古代,当新年驱赶不祥的东西时,它习惯于放鞭炮,即将竹子放入火中燃烧、爆裂和爆炸,从而产生噼啪作响的恐吓效果,以吓跑瘟神和小鬼 。后来,火药发明后,它演变成了燃放鞭炮的习俗 。
   

   根据现有古籍记载,燃放鞭炮的习俗最迟发生在南北朝 。《荆楚岁时记》记载如下:
   

   
        正月一日也是三元之日 。《春秋》叫端月 。鸡鸣起来,先在庭前爆竹,以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