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产妇体温变化
产后24小时内 , 由于能量消耗过多 , 机体产热超过散热 , 体温会升高一些 。不过 , 一般不会超过38℃ , 属于分娩反应 。
4 , 产妇出汗
产妇多汗 , 尤其是睡着和初醒时汗更多 。这是因为产妇皮肤排泄功能旺盛的缘故 , 妊娠后期体内所潴留的水分必须在产后排出体外 , 出汗是排泄水分的途径之一 。产妇多汗是正常现象 , 并非是身体虚弱的表现 。
5 , 产妇大小便
产后24小时内 , 尿量可多到2000~3000毫升 , 需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内潴留的水分 。产后常有便秘现象 , 这与产妇尿多、汗多有关 。
6 , 产妇恶露
产妇在产褥期间的阴道排出物 , 叫做恶露 。恶露中含有血液、坏死脱膜组织、细菌及黏液等 。正常情况下 , 产后3~4天内恶露量多、颜色鲜红(血性恶露);
1周后 , 恶露颜色慢慢变淡(浆性恶露);2周后 , 恶露变成淡黄色或白色(白恶露);大约产后3周左右 , 恶露净止 。
如果产后2周 , 恶露仍然量多 , 且呈血性 , 可能子宫复旧不佳或子宫内有胎膜或胎盘组织残留 。正常恶露有血腥味 , 但不会发臭 。如有腐臭味 , 时间过长 , 则是产后感染的征象 。
7 , 乳汁分泌
分娩头1~2天内 , 乳房仅流出少量黄色稀薄的液体 , 叫做初乳;一般分娩2~3天开始 , 乳房胀大 , 变坚实 , 表皮下静脉充盈 , 看起来好像一根根青筋 , 不但乳房局部温度增高 , 这时体温也升高了 , 但不超过38℃ , 并且腋下出现肿胀的淋巴结或副乳腺;再过1~2天 , 乳房即逐渐变软而有乳汁分泌 。
如果产妇发现有与以上不同之处或不同感觉 , 则应慎重对待 , 必要时请医生检查 , 以防患有并发症 。
坐月子是女人一生中的大事 , 关乎后半辈子的健康千万不可小视
坐月子禁忌多多 , 新时代的妈妈可能会大呼“这不科学”!月子还是要坐 , 但是得讲求方法 。如何科学坐月子呢?产后妈妈一定要把坐月子重视起来,好好规划坐月子的内容,千万不要整天吃饱睡、睡饱吃,不洗澡、不刷牙等!恢复得不好 , 会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 。下面这些坐月子误区不要做了 , 否则月子病缠上身再后悔晚矣 。
一、产后休息不下床
在老一辈人眼里看来 , 产妇生完孩子后应该好好“静养” , 能不动就不动 , 只有在床上好好休息 , 才能恢复“元气” 。因此产后一直不下床 , 为宝宝哺乳也选择躺位 。其实分娩后不论是自然分娩还是剖腹产 , 都需要早期下床活动 , 以防止下肢血液循环不畅 , 造成下肢静脉栓塞 , 甚至肺栓塞 。长期不下床活动 , 下肢肌肉还可能产生废用性萎缩 , 对今后正常生活造成麻烦 。
正解:产后尽早下床除了预防血栓形成外 , 更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和锻炼膀胱功能 , 有效预防肠梗阻和尿潴留 。
一般而言 , 不伴有其他特殊基础疾病、既往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产妇在产后8小时就可以下床活动了 , 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 , 在产后12小时可以下地活动 , 一般最多不能超过产后24小时 。剖腹产建议24小时后再下床适当活动 。
- 胎儿致畸最危险的时期 谨记这个时间保护孩子此刻做起
- 硫酸镁保胎一天多少钱 相信医生相信孩子保胎不是难事
- 4个数字助孩子吃得健康吸收好
- 家庭环境好能提高孩子智商
- 森碟求养小老虎 由孩子性格选宠物
- 孩子换牙前 要先补蛀牙
- 孩子的营养食谱十大误区不能犯
- 家长应警惕孩子“三多一少”
- 孩子啃铅笔会中毒吗
- 孕妇口腔的护理 关系到孩子的牙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