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味相投形容同类相聚的褒义词 臭味相投是什么意思](http://img.henanlong.com/220528/19322U925-0.jpg)
文章插图
“臭味相投”这个成语在今天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只有坏人才“臭味相投”地聚在一起 。但这个成语古时候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褒义词 。
“臭味相投”古今词义相反的根源在于“臭”字的演变 。“臭”读作xiù,《说文解字》:“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 。”意思是禽兽脱逃,狗能够嗅着气味发现它们的踪迹 。宋代字书《广韵》则解释说:“臭,凡气之总名 。”所有的气味都可以叫“臭” 。比如《易经·系辞上》有言:“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同心同德之言,它的气味就像兰花那样馥郁芳香 。
《左传·襄公八年》载,晋国国卿范宣子访问鲁国,即席朗诵了《诗经·国风》中的《摽有梅》一诗 。“摽(biào)”,坠落,“摽有梅”即梅子纷纷坠落 。这首诗吟咏一位女子于暮春时分看到梅子落地,深感青春将逝,希望及时婚嫁 。范宣子吟诵这首诗,意思是寄望于鲁国及时出兵,一同伐郑 。鲁国国卿季武子回应道:“谁敢哉?今譬于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 。欢以承命,何时之有?”意思是说:谁敢不及时出兵?拿草木作比的话,你们晋国国君是花和果实,我们鲁国国君只是花和果实散发出来的气味而已 。欣喜以承担命令,哪里敢不及时呢?
“臭味”,杜预注解说:“言同类 。”既言同类,季武子当然不会把两国国君比作坏人,因此这里的同类之称乃是褒义词 。东汉学者蔡邕在《玄文先生李休碑》中,描述品行高洁的李休死后,“凡其亲昭朋徒,臭味相与,大会而葬之,鼎俎之礼,节文曲备” 。“亲昭”,亲属;“鼎俎”,祭祀时盛载动物牲体的礼器;“节文”,礼节,仪式 。“臭味相与”就是指与李休思想、情趣相同的亲属和朋辈聚在一起,为他举行隆重的葬礼 。这个词哪里有丝毫的贬义,恰恰相反,是对李休及其亲属、朋辈的称颂之词 。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所著《醒世恒言》第二十六卷“薛录事鱼服证仙”,描写青城县县尉薛伟与两位同僚相处甚欢,“这三位官人,为官也都清正,因此臭味相投 。每遇公事之暇,或谈诗,或弈棋,或在花前竹下,开樽小饮,彼来此往,十分款洽” 。“臭味相投”,正是赞扬三位清正官员的褒奖词 。
【臭味相投形容同类相聚的褒义词 臭味相投是什么意思】后世读“臭”为chòu,将“臭”的含义缩小为香臭之臭,“臭味相投”遂一变而为专指恶臭的气味,也就顺理成章地从褒义词变成了贬义词,可惜了一个好词 。
- 非常真实的形容自己很穷的沙雕句子 想表达没钱又逗的句子
- 不孕体质怎么调理 不同类型调理方式有所不同
- 好吃到停不下来 形容好吃到停不下来。
- 发朋友圈形容重庆的句子 重庆最经典的一句话
- 不同类型乳头的哺乳技巧
- 不同类型的植物纤维对健康有益 植物纤维对人体有益
- 怎么形容蛋黄
- 绿茶的味道是怎么形容的 形容绿茶的口感和香味
- 狗的鼻子怎么形容?
- 四种不同类型的孕妈妈孕期反应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