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注意宝宝也有敏感期 一周岁前宝宝的敏感期有哪些

前段时间,有妈妈在问:之前听说宝宝3个月左右喜欢吃自己的手指,是因为宝宝处于口腔敏感期,我想问问宝宝在一岁以前还有哪些敏感期呀?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

家长要注意宝宝也有敏感期 一周岁前宝宝的敏感期有哪些

文章插图
为了帮助妈妈解决这个问题,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一岁内宝宝成长过程中有那些敏感期,对于每个阶段的敏感期我们应该怎么做?想要宝宝健康成长,想要了解宝宝的每次变化,那么爸爸妈妈就要好好学习才行哦!
敏感期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 。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如果破坏了这个过程,就会导致儿童的麻木、迟钝、懒惰、好动、混乱 。
敏感期得到充分发展的孩子,头脑清楚、思维开阔、安全感强,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质 。儿童敏感期也是有弹性的,0-6岁的儿童,如果敏感期没有得到良好发展,到了6-12岁还会有弥补的机会,但是,这有个前提,那就是6-12岁期间,儿童必须有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成长环境 。
第1阶段-黑白敏感期
刚出生的婴儿,此时,婴儿只能分辨黑白两色,这两种颜色同时出现对比时让婴儿感觉到安全和快乐 。
这个时期,妈妈们就可以给宝宝看黑白相间的卡片 。可以自己DIY,也可以直接在网上买 。我们家买的是这种,宝宝超级喜欢看 。
第2阶段-口腔敏感期
正如开头所讲的,两三个月的宝宝非常喜欢吃手,正是处于口腔敏感期 。
通过口认识世界,这个时期能持续到6—12岁,只不过是婴儿早期只把注意力放在口上,这个特点成人容易看到 。随着其它敏感期的到来,通过口认识世界这一方式就悄悄地退居二线 。
家长要注意宝宝也有敏感期 一周岁前宝宝的敏感期有哪些

文章插图
两三个月的宝宝喜欢吃手是正常的,这是宝宝智力发育的一大进步,说明宝宝聪明了,此时手是宝宝最好的玩具,一岁以内的宝宝吃手不需要特别去矫正 。
孩子吃手可以满足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需要 。在心理学意义上,吮吸手指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使孩子获得快感 。
同时,吃手还可以锻炼宝宝的双手的协调能力,使宝宝更聪明 。吃手时妈妈可以不必去干扰,只要常洗手,防止细菌入侵,就让宝宝尽情地吃手吧 。
不过,有时吃手,也可能是宝宝肚子饿的一个表示,妈妈可以观察一下,如是饿了就喂奶吧 。
对于吃手过于严重的宝宝,妈妈们需要引导一下他 。
方法如下:
1、在哺喂宝宝时,要注意不能只给宝宝营养,还要提供足够的关爱和温暖,而母乳喂养无疑是最佳选择 。
2、如果是人工喂养,奶嘴开口的大小要适中,不可太大,以有效控制奶液的流速,要让婴儿有足够的时间来满足吸吮的需要 。
3、妈妈在哺喂宝宝时,心境要保持平和,不急不躁,以免给宝宝造成压力 。4、在宝宝睡醒后,不要让他单独留在床上太久,以免宝宝感到无聊而把手放进嘴里,进而养成吸吮手指的习惯 。
5、如果宝宝已经出现喜欢吸吮手指的倾向,那么要尽可能及时地把他的手指轻轻从嘴里拿出来,并用玩具或其他东西吸引他的注意力 。
6、多陪陪宝宝,利用空闲时间多和他谈话、唱儿歌、玩积木或看图书等,让宝宝在游戏活动中忘记吮手指 。(这是重点)
家长要注意宝宝也有敏感期 一周岁前宝宝的敏感期有哪些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