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腹泻,见招拆招!

宝宝出现的腹泻的情况,妈妈们需要做些什么呢?在没有发生的情况下,怎样进行预防呢?文章当中有详细的描述,一起来看看吧!
不少家长以为腹泻是小病,用点药就行了 。殊不知忽视了孩子的一些症状,随时可能酿成严重后果 。
小儿冬季腹泻
孩子越小,越要谨慎对待其腹泻,原因有三:
一是幼儿的感知、表述能力差,腹泻后说不清有无腹痛及腹痛部位,容易误诊 。
二是腹泻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需要鉴别 。
三是在患腹泻的幼儿中,有少数还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比如溶血性尿毒综合症、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脑膜炎、败血症等,必须警惕 。
幼儿腹泻需进行5观察:
1、观察体温
在腹泻病例中,由于饮食不洁而致使带有细菌、病毒或细菌产生的毒素进入体内引起的腹泻最为多见,称为“感染性腹泻”,占腹泻病例的85%左右 。这类腹泻大都容易出现体温异常,表现为中度发烧(38.5度左右),发烧症状可能早于腹泻或在腹泻初起时出现 。同时,患感染性腹泻的孩子还会表现为不爱玩、不愿吃东西、磨人、哭闹、无精打采等 。
对此,家长不必过于焦虑 。但当孩子早于腹泻(或初起腹泻次数少时)出现高烧(39度以上)时,就要引起高度重视,应及时就诊,以防病情凶险的中毒性痢疾 。
2、观察精神状态
即观察腹泻的孩子是否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抽搐、惊厥、抽风、昏迷等症状 。这些症状与孩子在腹泻时常有的无力、疲乏、爱睡觉而易叫醒不同,是精神、意识障碍的表现 。
还有一种表现是喷射性呕吐,一说吐张嘴就喷呕出来,而不是恶心难受才呕吐,也不是用药后呕吐 。
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类似精神症状表现,要即刻就诊 。
3、观察大便性状与次数
幼儿腹泻常见的是稀便、水样便、蛋花样便、黄绿色便或有少量粘液 。每天腹泻5次左右,大便量不很多,无明显脱水现象 。但如果便中带有血丝,或血水样便、或脓血样便,且每次便量较少,坐便盆不愿起来,就有可能是痢疾,或是空肠曲菌腹泻,或是出血性大肠杆菌腹泻,应立即就诊 。如果孩子腹泻次数多,排便量大,就会使体内失水多,容易出现脱水症状 。
应及时就诊输液,防止发生酸中毒 。
4、观察有无并发症
孩子腹泻时出现高烧、头痛、喷射状呕吐;尿量减少,尿中有蛋白;四肢、尤其是下肢瘫软无力;呼吸不畅;皮肤出现皮疹、瘀斑等症状,往往是并发症的早期表现,应及时就诊 。
5、观察药物效果与反应
孩子腹泻症状较轻,可自行购药医治 。但若自选药物在2天内未见疗效,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就诊 。
腹泻患儿的饮食应以稀软的营养饭食为主,未断奶的婴儿可照样喂奶;尽量多喝水,水中加少量盐饮用更佳 。此外,照护腹泻患儿的家长要随时洗手,防止病菌扩大传播 。

宝宝腹泻,见招拆招!

文章插图
幼儿腹泻,五招妙用:
1、注意卫生,消毒用具
孩子得了腹泻,一定要注意卫生 。父母护理孩子前后自己要认真洗手,以免交叉感染;孩子的用具、玩具、餐具注意清洗消毒,特别是奶瓶,每次使用完要及时清洗,最好高温消毒20分钟 。
大一点的孩子(2 岁左右)的餐具与大人分开,腹泻孩子用过的便器要彻底消毒 。
2、勿滥用抗生素
秋季腹泻的“肇事者”是轮状病毒,它跟其它病毒一样,不怕抗生素,使用抗生素只会适得其反 。如果对秋季腹泻的孩子滥用抗生素,不仅会消灭肠道里正常的细菌,引发菌群失调,影响肠道的吸收功能,而 且细菌耐药菌株不断增多,还可继发霉菌性肠炎等,使腹泻迁延或加重 。专家认为,从临床看,对于饮食不当、气候突变等原因引起的非感染性小儿腹泻,用抗生素也没有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