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隐藏在孩子身边的视力杀手 为儿童视力保驾护航

想让宝宝逃离近视的“魔爪”,真是越来越难了 。林立的高楼,灰色的天空,唯独缺乏养眼的绿色 。不知不觉某一天,就发现宝宝好像看不清东西了,带去医院一查,早早就近视了,这是怎么搞的?
宝宝为啥就近视了?医生说眼轴增大了,什么是眼轴啊?
昨天去做儿保,查了视力,0.6算正常吗?
吃鱼肝油对宝宝眼睛有好处吗?有的话我就赶紧买!
宝宝越小,视力的可塑性越强 。是愣愣地把宝宝养成个小近视眼,还是处处注意,保住好Ta珍贵的视力,就看宝爸妈给不给力了 。

清除隐藏在孩子身边的视力杀手 为儿童视力保驾护航

文章插图
1、视觉发育的起始
在孕期
宝宝的视觉,在妈妈子宫里就开始发育了,孕期5个月,宝宝就能感受到光;9个月就能分辨黑暗和光明 。
因此,宝妈在孕期一定要建立规律作息 。如果孕期爱熬夜,宝宝出生后容易有不规律的睡眠 。
新生儿视力很差
宝宝刚出生至1个月之间视力很差,调节能力也差,看东西的最佳距离是20厘米左右 。这个距离恰好是喂奶时,妈妈的脸与宝宝之间的距离(妈妈的模样,是宝宝脑海里第一个被牢牢记住的印象,所以宝宝对妈妈的感情最深) 。
逐步长大
①色彩辨识:4个月以内,宝宝的视觉系统发育未完成,只有黑白两色;5个月开始有色彩的区分;3岁左右,才能完全分辨色彩 。
②立体视:6个月左右,宝宝的立体视开始形成,会把物品进行换手传递 。这一阶段注意练习 。
2、这些视力问题很常见
宝宝的眼部发育,决定了宝宝几乎都是高度远视眼,这属于生理现象 。除此之外,最常遇到的就是近视眼和先天性散光 。
高度远视眼
正常眼球与近视眼球对比示意图
首先来了解眼轴的概念:正常眼球的眼轴直径大约为24mm,大于24mm为近视,小于24mm则为远视 。
宝宝的眼部发育又是怎样呢?出生1个月,宝宝的眼轴直径是17mm;1岁时增长为20mm左右;2~3岁时21~22mm;4岁时23mm;7岁时基本接近成人24mm 。
宝宝的眼轴直径几乎一直是小于24mm的,所以高度远视眼属于正常现象 。
近视眼
眼轴直径过早达到或超过正常值24mm,就会发展为近视 。现在的宝宝,接触电子产品早,用眼不卫生的状况也多,导致近视高发 。
对于近视,目前的治疗手段有:①角膜塑形镜(即OK镜),用于延缓近视发展;②0.01%的阿托品散瞳;③户外活动(这是最好的预防近视的手段,后文会详细介绍) 。
清除隐藏在孩子身边的视力杀手 为儿童视力保驾护航

文章插图
先天性散光
通俗来说就是角膜表面不规则 。这种先天性眼部发育不良是终身存在的,需戴镜矫正治疗 。
视力筛查的重要性
1岁前,孩子的视力处于“可塑期”,如果视线被遮挡,发育将会受阻 。临床上见到弱视的孩子不少,形觉剥夺性弱视(光线入眼通道受阻)及屈光不正性弱视(中高度远视、散光)发病居多 。
现在,各大医院都配备了视力筛查仪,可以为6个月以上的宝宝进行屈光状态的筛查,用以排查一些先天性的屈光异常,提前加以干预 。
3、视力正常的标准
带宝宝体检,不知道视力检查结果怎么判断,对宝宝来说,什么数值才算正常呢?
2岁的孩子,正常视力为0.4~0.5;
3岁的孩子,正常视力为0.5~0.6;
4岁的孩子,正常视力为0.6~0.8;
5岁的孩子,正常视力可以达到1.0(最低为0.7);
7岁的孩子,视觉发育完成,按成人标准 。
医生建议:宝宝从3岁开始,就可以定期到医院检查视力,尽早发现孩子视功能异常,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