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周风俗已有千年历史 古代抓周物品清单比现代更丰富

当宝宝满一岁时,有个抓周的习俗,抓周是由古时候起,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习俗,它代表着中国的民族文化,一种对孩子未来的美好寓意 。在古代特别是一些达官贵族最是看重”抓周“这个习俗了,他们希望子孙满堂,富贵高升的心情是可以让人理解的 。
只是现代的年轻父母们,已经把”抓周“当成一种娱乐来与孩子玩耍,并不是那么看重它了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抓周“从何而来?古代抓周物品清单具体都有哪些?这些抓周物品都代表些什么,有什么美好的寓意呢?

抓周风俗已有千年历史 古代抓周物品清单比现代更丰富

文章插图
古代抓周物品清单
“抓周”从何而来
对民间这一“抓周”习俗,可上溯到南北朝时期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中就明确记载:“江南风俗,儿生一期(即满一周岁),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拭儿 。”
到了唐宋时期,这一风俗已从江南传遍了神州大地,在全国各地逐渐盛行开来,谓之“试晬”或“周晬” 。
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中记载说:民间生子后,“至来岁生日,罗列盘盏于地,盛大果木、饮食、官诰、笔砚、算秤等经卷针线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征兆,谓之‘试晬’,此小儿之盛礼也 。”
吴自牧在《梦梁录》中也记载说:一户人家小儿满周岁时,“罗列锦席于中堂,烧香秉烛,金银七宝玩具、文房书籍、道释经卷、秤尺刀剪、升斗戥子、彩缎花朵、官楮钱陌、女工针线、应用物件、并儿戏物,却置得周小儿于中座,观其先拈者何物,以为佳谶 。”
到元代之后,此习俗更加盛行,被称之为“期扬”,直到清代才有“抓周”、“试周”之称 。
古代抓周物品清单
1、王亥算(古权、秤砣)WangHaiSuan—— 易商好商,商界巨子 。
解说:该物为算盘羊秤砣 。秤砣是最原始的物物交换工具,而算盘表示精打细算,有“算盘一响,黄金万两”之说
抓周风俗已有千年历史 古代抓周物品清单比现代更丰富

文章插图
古代抓周物品清单
2、仓颉简(竹简书)CangJieJian——学识渊博,前途无量
解说:仓颉创造了文字,万世文字之祖,千古大儒之师,手抓该书真可谓博学而多才 。
3、财满星(财神)CaiManXing——命中有财,一生富贵
解说: 善缘好运 ,招财进宝 。
4、 洪崖乐(双龙衔钟)HongYaYue——性格活泼,能歌善舞 。
解说:洪崖制乐器作五律铸十二钟,是华夏音乐始祖
5、官星印(龙印)GuanXingYin——命中有官,官运亨通 。
解说:在中国,龙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印章又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
6、食神盒(食盒)ShiShenHe——口中有福,享尽美味 。
解说:该食盒为单层,由两只天鹅幻化而成,能食其中之食,岂不口福哉 。
7、将军盔(古代头盔)JiangJunKui——爱武尚武,易军易武 。
解说:该头盔威风凛凛,戴之则英姿飒爽,更显勇者之威风 。
8、串铃 ChuanLing——心地善良,医行天下 。
【抓周风俗已有千年历史 古代抓周物品清单比现代更丰富】解说:串铃是过去行医的标志,也是卖药者的护身符 。相传孙思邈用串铃救了老虎而没被吃掉,郎中们便把它作为保护自己行医的护身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