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女性发现了癌症,该不该化疗?

怀孕期女性发现了癌症到底该不该化疗,何时化疗对母婴双方是最好的?

怀孕期女性发现了癌症,该不该化疗?

文章插图
作者:张超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癌和宫颈癌是最常发生于育龄期女性中的肿瘤 。
虽然每年妊娠期女性发生肿瘤的概率较低,约0.02-0.1%,但乳腺癌确诊患者中仍有2%为妊娠期女性,随着现代人们妊娠年龄的推迟,该比例还在继续上升 。
目前已证实妊娠期接受手术是安全的,但化疗是癌症治疗的关键手段,延误化疗往往会造成不良的预后 。
一些妊娠期女性发现自己罹患癌症后,因害怕药物对胎儿有害而选择推迟治疗,或选择诱导早产来尽快采取治疗 。
到底该不该化疗,何时化疗对母婴双方是最好的?
1.数据的局限性
几乎所有的化疗药物在动物实验中都表现为致畸作用,也基本没有细胞毒药物对妊娠期妇女的安全性数据,但动物实验通常使用较大剂量药物,往往也很难直接用于推测人类 。
而妊娠期女性化疗后的结局数据也因为这种病例的发生率低、多数人采取终止妊娠或放弃治疗而很难得到,因此目前得到的数据仅限于一些回顾性研究以及个案报道 。
妊娠期女性的生理变化导致了分布容积增加、肝肾清除率增强以及血浆蛋白浓度降低 。如果按照非妊娠期的剂量给予化疗可能会导致治疗不足 。然而关于剂量的调整并没有更多的研究涉足 。
2.平衡利弊:何时化疗?何时妊娠?
治疗癌症的药物多为小分子药物,易通过血胎屏障从而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细胞分裂 。
研究显示在孕早期过后暴露于这些药物可以减少发生畸形的风险,但与增加的胎儿死亡、宫内发育迟缓和出生体重偏低有关 。
多数医生赞成妊娠早期(12到14周)之后再给予化疗,同时接近生产期需停止化疗,通常最后一剂在预产期前8周给药 。因为化疗可降低白细胞计数,这样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
之后的治疗可在婴儿出生后继续给予 。
一项发表在“The Lancet Oncology”的研究,收集了7个欧洲国家的400例妊娠期乳腺癌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认为妊娠中晚期化疗对婴儿没有显著的伤害 。
413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中,197例(48%)接受了化疗 。其中蒽环类化疗方案是最常用的方案(178例),而紫杉类使用最少(仅14例) 。
研究对比了接受和不接受化疗的产妇产下的婴儿,在出生缺陷上没有显著差异,暴露于化疗的婴儿有轻微的出生体重偏低,15%在出生头一个月中有并发症,而没有暴露于化疗的有4%发生了并发症。
但这些并发症在早产儿中较为普遍,研究者认为与是否暴露于化疗无关 。
其中2例暴露于化疗的新生儿死亡,也被认为与暴露于化疗无关 。
研究同样对妊娠母亲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是否在妊娠期接受化疗,其治疗后的无病生存期(PFS)无显著差异 。但因为该研究仅随访了4年,无法评估长期生存风险 。
其他一些长期随访研究显示避开妊娠早期的化疗对婴儿没有特别的风险 。
研究者指出,新生儿早产与出生后的并发症有着重要的联系,不管是否曾暴露于化疗 。可见足月生产是乳腺癌孕妇生出健康宝宝的最重要因素 。
另外一项313例妇女在怀孕期间罹患乳腺癌的报道中显示,未接受化疗的女性较接受化疗的早产率高两倍(33% vs. 17%) 。而早产儿面临更高的疾病和死亡风险 。
研究者建议:在怀孕期间发现了乳腺癌,不应推迟化疗或提前分娩来避免婴儿暴露于药物 。
3.各类化疗药物的安全性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