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春精品集《春》赏析 朱自清的春原文全解


不一样的春精品集《春》赏析 朱自清的春原文全解

文章插图
【不一样的春精品集《春》赏析 朱自清的春原文全解】"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 ……
初中时,就读过朱自清先生的《春》,当时觉得《春》描写的确实动人,但感觉语言过于简单朴实了 。
时隔几年再读朱自清的《春》,给了我完全是不一样的感觉 。中学时代追求晦涩的隐喻与华丽的修辞,到现在再读,才能深切被先生的文字所感动 。有声有色有哲理,是一部贮满诗意的赞歌,犹如一幅简笔画,简笔粗粗勾勒意像却能让人见到其中精神世界的健壮与生动、洒脱与自由 。《春》的文字一点都不朴实,朴实的是先生的心 。这样真正的朴实性是最难能可贵的,而且是最难以企及的造诣 。从前我难以欣赏的诗意其实是想象力和生活体验的不足,对物的考虑、观察、体验、琢磨不够 。随着年岁增长才能看明白那经过漏斗剔除粗糙变精致的内容,才能与先生构成欣赏的默契,才能与那个世界相连接,从而简洁地展开想象力,因出人意外的阅读体验而惊讶,产生情感的流露与对精华的咀嚼 。
该文的主题思想即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朱自清先生当时虽置身在污浊黑暗的旧中国,但他的心灵世界则是一片澄澈明净,他的精神依然昂奋向上 。先生把他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把他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热爱,将他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熔铸到文章中去 。熔铸到诗一样美丽的语言中去 。从而使整篇文章洋溢着浓浓的诗意,产生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
在这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先生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先生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学 。《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先生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先生笔下的"春景图",不是他故乡江浙一带的那种温暖潮湿的春景,也不是北方城郊的那种壮阔而盎然的春景,更不是如画家笔下那种如实临摹的写生画,而是作家在大自然的启迪和感召下,由他的心灵酿造出来的一幅艺术图画 。在这幅图画中,隐藏了他太多的心灵密码 。
《春》充满了叙不完的诗情、看不尽的画意 。他将人格美的"情"与自然美的"景"水乳交融在一起,创造了情与景会、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在这篇仅仅30个句子的简短散文中 。运用了二十多处修辞手法,频率之高,令人惊诧 。作品是以"春"贯穿全篇,由盼春、绘春、颂春三个部分组成,逐层深入、环环相扣 。而作者正是以修辞格来作为《春》的"颜料",淋漓尽致地描绘出那幅五彩缤纷的早春图 。朱自清先生在贴近大自然、感悟大自然、描绘大自然的同时,赞美那些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的人们的思想情感 。
纵观全篇,《春》鲜明地表现出田园牧歌式的清新格调和欢快情绪 。它是一曲赞歌,唱出了春的美妙旋律;它是一首热情的诗,抒发了对春的企盼和眷恋;它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展示出春的气息与魅力 。以明快婉转的诗化语言、善于运用侧面烘托的诗歌表现手法、情景交融的诗化意境谱写了一曲春之赞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