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题活动生活中的防盗教案反思


大班主题活动生活中的防盗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大班主题活动生活中的防盗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防盗的设施与方法,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求知欲、创造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生活中的防盗教案吧 。
设计意图:
一天早晨,明明一来院就跟大家介绍昨天在公共汽车上妈妈手机被盗,以及众人帮忙抓小偷的事情 。小朋友们听得非常投入,并自发地加入讨论 。抓住孩子的这一兴趣点,我们自然产生了“生活中的防盗”主题 。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防盗的设施与方法 。
2、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求知欲、创造力 。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各种防盗设施、方法的图片资料 。
【大班主题活动生活中的防盗教案反思】2、介绍“电视监控”“报警系统”“电子门”“保险柜”,观看有关录像 。
3、画有住宅小区、银行、超市、幼儿园的图片 。
4、红色水笔人手一支 。
活动过程:
1、利用生活经验引出课题
讨论:你们家有没有被偷过东西,是怎么一回事?(从孩子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孩子参与踊跃,描述绘声绘色,兴趣被充分激发 。)
2、了解各种防盗方法
(1)幼儿介绍自己了解的防盗方法 。(幼儿借助实物投影仪,把准备的图片资料通过大屏幕展示 。)
(2)幼儿布置展板,教师鼓励幼儿观看并相互介绍 。(有各种各样的门、防盗窗、猫眼、围墙以及外墙上嵌着碎玻璃的照片;有从网上下载的从古至今形状各异的锁,包括指纹锁、密码锁、插卡锁等等的图片资料;有密码箱、锁、家庭报警器等实物 。)
(3)鼓励幼儿把知道的更多的防盗方法介绍给大家 。
(在整个交流中,教师注意归类提升,如幼儿讲到“卷帘门”时,请大家介绍还知道那些防盗门 。注重拓展,如孩子讲到电子探头时,抓住话题讨论展开,并在孩子讲到相关内容时播放网上下载的红外线报警系统、电子门等录像,用生动的画面帮助幼儿拓展视野 。注重新课题的及时生成,如幼儿在讨论时提及电子警察,“公路上还有那些电子装置?”教师把问题抛给孩子,让他们作为一个新的课题在活动后继续去探究 。
3、讨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1)有了这么多的防盗方法是不是一定安全了,为什么?
(2)原来,小偷是会想尽坏主意头偷东西,所以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还要注意些什么?
(3)如果我们真的发现小偷该怎么办?
(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 。”而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属点是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和保护自己的能力 。
这一环节的讨论,旨在帮助孩子养成随手关门、上锁、关门先看猫眼等生活习惯,知道有情况先打110,提高安全意识 。)
4、游戏:设计防盗方案 。
(1)鼓励几个小朋友结成一组,在新建的住宅小区、银行、博物馆、超市、幼儿园的图纸上画上不同的防盗方法 。
(小组的共同探索,增加了相互交流与协作的机会,在观点的相互碰撞中幼儿能从同伴那里得到更多的信息、经验、不断思考完善自己的观点 。同时为了完成任务,幼儿必须做出合理的分工,获得有意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