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椎穴位位置图及作用( 四 )


⑥阳危诸证 。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感冒、疟疾、颈椎病、痤疮、小儿舞蹈病等 。配曲池、列缺、风门主治感冒;配后溪、间使主治疟疾 。
【操作】
向上斜刺0.5~1.0寸 。可灸
文献摘要:
1、《甲乙经》:
三阳、督脉之会 。
2、《图翼》:又治颈瘿、灸百壮 , 及大椎两边相去各一寸半少垂下 , 各三十壮 。
3、《千金方》:凡灸疟者 , 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灸之 。从头项发者 , 于未发前预灸大椎尖头 , 渐灸过时止;从腰脊发者 , 灸肾俞百壮;从手臂发者 , 灸三间 。
4、《普济》:灸以年为壮 。
研究进展:
1、感冒 取大椎 穴 , 行散刺再拔罐 。另可用隔姜灸大椎3~5壮 , 或艾条灸20分钟 , 每日~3次 。
2、荨麻疹 取大椎穴 , 行强刺激 , 留针5分钟 。
3、痤疮
用三棱针点刺或梅花针叩刺数下 , 然后拔火罐 , 以出血为度 。
4、灸小白鼠大椎穴 , 可使免疫功能低下的小白鼠提高其免疫功能 。
5、灸小白鼠大椎穴 , 对实体瘤和腹水癌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 可延长小白鼠的存活期 , 使肿瘤细胞受到抑制 。
3.大椎穴在人体的哪个部位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的凹陷中 , 约与肩平齐 , 属于督脉穴 。大椎穴在临床上应用相当广泛 , 如果应用得当 , 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临床治疗热病-头项强痛-神志病及脑病-咳嗽-哮喘等病时 , 可以大椎穴为主 , 再根据其他症状加以辨证配穴 。针刺手法一般实证用泻法 , 虚证用补法 。针刺方向一般乡下斜刺0.2--2.5厘米 ,  。现介绍大椎穴在以下病症治疗中的运用 。
1. 热病
大椎有通阳解表 , 退热驱邪的作用 , 为全身退热之要穴 。常配以风池-外关-合谷 , 用泻法 , 不留针 , 或在大椎穴以三棱针散刺出血 , 然后拔火罐 , 使邪热从血而出 。
2. 头项强痛
大椎穴可通调诸阳经脉 , 又位于颈部 , 故可用于头项痛症 , 尤其是颈椎病-落枕-引起的头项强痛 , 疼痛 , 疗效颇佳 。临床治疗时常合以-风池-天柱-后溪 , 方法是先针双侧后溪 , 捻转法 , 强刺激 , 令患者活动颈项部 , 至疼痛-强硬缓解后 , 再针大椎等上述诸穴 , 留针一小时 。
3. 神志病及脑病
大椎穴在临床可用于治疗神志病及脑源性疾病 , 如癫狂-癫痫-大脑发育不全-脑炎后遗症等 。临床治疗癫痫时常配百会-间使-申脉(白天发病取)-照海(夜间发病取)-丰隆及足三里(痰多口吐白沫时取) , 发作时用泻法 , 平时用平补平泻法 。治疗癫狂时可配百会-内关 , 风池-人中-丰隆等 。治疗大脑发育不全可配四神聪-后溪-悬钟等 。
4. 外感风寒无汗
大椎穴可用于外感风寒所侄的恶寒-发热-无汗-鼻塞等表证 , 常配合谷-风池解表发汗 , 诸穴用泻法 。
5. 咳嗽-哮喘
大椎穴常用于咳嗽-哮喘-气喘等症 , 临床常选配中俯 , 檀中-肺腧-定喘等穴治疗此病 。
6. 脱证
大椎穴可用于主治昏迷 , 或大汗吐泻 , 元阳虚脱 , 临床常取大椎穴-关元穴 , 用大壮艾柱直接灸 , 直至阳气复至 , 病人苏醒后卧床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