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怎样吃药才能确保安全


尽管现在孕妇要小心吃药的观念深入人心,然而几十年前,孕妇并没有特殊的服药禁忌,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反应停事件”向人们敲响了第一声警钟后,越来越多的试验和临床调查才让人们逐渐认识到,胎盘屏障并不能阻挡住所有药物进入胎儿的血液循环,尤其是一些小分子药物 。
杨慧霞教授 。
孕早期最危险
据杨教授介绍,从已有的资料表明,的确有不少药物会对胎儿造成明确的不良影响,但药物的不良反应在整个孕期的不同时段,危害性是不同的 。在受精后最初的两周,即第3~4孕周,若受精卵受到药物影响可能有两种结局 。如果药物严重危害了受精卵,导致它无法正常分裂、发育,就会在孕早期自然流产 。
另一种可能就是,药物并没有对受精卵造成“致命性”伤害,那么受精卵就会通过超强的自我修复能力挽回损伤,并继续发育成一个正常的胎儿 。因此,如果不小心在这个阶段服药,可以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 。
受精后3~8周(即停经5~10周),是胚胎器官分化发育的关键阶段,此时细胞开始定向发育,受到有害药物的作用后即可产生形态上的异常而致畸,因此这一段时间是致畸高度敏感期,但具体到不同的系统、器官,最敏感的时间也还有差别 。(见图表)
??? 杨教授根据这张图表解释说:“药物可能对胎儿造成的严重不良反应大多数集中在停经5~10周,而在其后的漫长孕期中,虽然各个系统还会继续发育完善,但大多是功能上的影响,基本不会形成如无脑儿、先天性心脏病、严重肢体缺失等严重的畸形 。但是,由于大多药物对胎儿的影响集中在早期,而此时有相当多的孕妇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怀孕了,于是就导致了后来的整个孕期提心吊胆或不得不引产等 。
???最理想的做法
那么,准妈妈们该如何安全服药呢?对于这个问题,杨教授首先纠正了我的说法:她强调要想尽量避免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不应该等到已经怀孕再考虑,最理想的状态是在准备怀孕阶段就开始考虑 。
??? 在国外的推荐做法是,所有的孕龄女性,假如没有避孕措施准备怀孕,那么在选择服药的过程中就要通过咨询医生,尽量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 。这个原则我们可以借鉴 。
另外对于那些原本就有慢性病的女性,首先要选择病情稳定,可以停药或通过小剂量药物控制病情的阶段准备怀孕 。需要继续服药的患者,应在医生的帮助下合理选择比较安全的药物,但决不能随意停药 。
哪些药安全
杨教授找来了美国2005年出版的《妊娠期和哺乳期用药》第七版 。我们看了其中一个药物——甲硝唑 。在药品名称下,有药品的分类,右侧的安全性评级是B,然后一行红色的建议是“人类临床研究资料提示妊娠期可以应用” 。接下来是将近三页的关于这个药的各种临床试验或研究的过程及结果,其中一个是对田纳西州328846个婴幼儿进行的研究,共查到8.1%的儿童在宫内,即胎儿期曾暴露于甲硝唑,而经过长期追踪调查(最长5年),最终没有证据证明甲硝唑能够增加胎儿的出生畸形和婴幼儿期的一些严重的其他疾病发生 。
同时基于许多其他临床资料,使长期受到争议的甲硝唑于1998年由C级改为了B级 。可见FDA(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对于药品的分级都是根据大量的临床研究确定的 。现在药物分为A、B、C、D、X五级,其中A级被认为是安全的,可以给孕妇使用的,X级则是禁止孕妇使用的 。杨教授说,相对来说A级和X级药物都不是很多,大多数药物都是介于两者中间的,因此就需要医生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在药物不良反应和疾病之间权衡作出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