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8条不合理喂养,每一条对宝宝都是莫大的伤害!!!

在孩子喂养方面,一定要一开始就按照最科学合理的方式,一旦做错了,伤害已经形成,后面要调整回来就会很难了,有的甚至无法挽回,影响终身!
今天我总结了8条最常见的错误喂养方式,如有中招,改变就从此刻开始!
1、过度喂养
过度喂养大多出现在小月龄宝宝,小婴儿的胃容量非常小,出生时胃的大小相当于一颗小樱桃,满月时也才大概鸡蛋大小,能装下的奶非常有限 。

这8条不合理喂养,每一条对宝宝都是莫大的伤害!!!

文章插图
家长们生怕孩子饿,孩子一哭就给奶!
频繁过量喂奶导致胃肌反复被牵拉扩张,胃肌受损,它的蠕动和搅拌能力就会弱,喂着喂着,就各种消化不良了 。
“吐奶”就是典型过度喂养的表现 。新生儿胃不仅小,且是横位,胃贲门括约肌还松弛,本就容易溢奶,加上过度喂养,就会表现为频繁吐奶 。
吐奶后也不要接着再喂,给胃肌休息和修复的时间 。
2、奶粉浓度随意改变
有的家长以为多加几勺奶粉,能让宝宝吸收更多营养 。
事实上奶粉和水的调配比例是经过精确计算、最适合宝宝消化吸收的,刻意增加奶粉会加重肠胃、肾脏的消化负担,长久反而伤胃,得不偿失 。
当然,也不要刻意调稀,尤其6个月以内的孩子,正常奶里的水量已足够,调稀相当于额外喂水,增加肾脏消化负担,多加水降低了营养密度对生长发育也不利 。
某些特殊情况,比如积食、消化不良、腹泻,才可以适当调稀 。
3、辅食过早添加
前几天一位老粉问我宝宝五个月加了米糊后便秘怎么办?也是服了,毕竟是老粉啊,跟宸妈紧密联系好几年了,怎能犯这样的错误呢!
必须再强调下,辅食添加应满6个月以后 。
因为刚开始的辅食是从富含淀粉的米粉开始,而一般4个月以后,宝宝体内消化淀粉的淀粉酶才开始活跃,满6个月再接受淀粉类食物对消化最有利 。
这8条不合理喂养,每一条对宝宝都是莫大的伤害!!!

文章插图
过早添加有啥影响呢,总结下:
a、加重消化负担,伤胃,容易出现便秘、消化不良 。前面那位老粉,停止添加米粉,再稍微调整下后便秘已经缓解,拉出来的便便酸臭很重,还能看很多根本就没有被消化的米糊;
b、降低免疫、增加过敏风险 。太早添加肠胃消化不了的食物,一些不能被消化的大分子物质进入血液,引起过敏反应,增加被感染的风险 。
很多孩子的过敏和频繁生病都和过早添加辅食有关 。
4、辅食性状没有调整
辅食性状应随着孩子咀嚼和消化能力的增强而调整,如果一直停留在泥糊状,孩子的咀嚼没有得到锻炼,后期喂养将会遇到很多麻烦,比如:
a、大便里经常有食物原型 。因为孩子咀嚼弱,给粗点的食物就直接吞,没被牙齿磨碎的食物很难在胃里再被消化,一般就会直接“穿肠而过”,长时间如此必然影响身体发育;
b、咀嚼同时会反射性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活跃消化系统,不咀嚼的孩子消化能力更弱,更容易积食 。
5、边喂饭边喂水
边吃饭边喂水和吃汤泡饭差不多性质,都会冲淡胃液,减弱消化能力 。
边吃饭边喝水,相当于饭刚下去,胃正忙着消化呢,突然一波水冲下去,把胃里消化液和食物冲散,它还能好好消化才怪!
吃汤泡饭不仅会稀释了消化液,也很难让宝宝充分咀嚼,而是和着汤水直接吞下去 。这时胃面对着的是整粒的米饭,消化起来难度增大很多 。
时间长了,脾胃变差,还营养不良 。
6、调味剂添加太早
婴儿味蕾非常敏感,不需要调味料也能品出食物的天然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