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固肾汤治习惯性流产( 二 )


服用方法:上药浸泡2小时 , 武火煮开 , 文火再煮30分钟 , 取汁;加水再煎30分钟 , 取二汁 , 混匀 , 分2~3次早晚温服 。
功用:健脾益气 , 益肾固冲 , 养血安胎 。
组方依据:习惯性流产 , 以怀孕后自然流产、小产连续发生3次以上为特点 , 表现为屡孕屡堕 , 或数次堕胎 , 益损胞宫 , 肾气倍伤 , 以致连续数年不能固胎成子 。
因此 , 健脾、补肾、养血、固冲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在治疗时强调未孕先治 , 以固肾为本 , 所谓“肾旺自能萌胎也” , 然肾气又赖后天脾胃水谷之精气以滋养 , 因女子以血为主 , 经、孕、产、乳都以血为用 , 治疗应该本着调先天补后天的原则 , 健脾补肾 , 益气固冲 , 养血安胎 。药用黄芪、红参、焦白术健脾益气 , 以资化源 , 使血气流畅 , 胎有所养;
菟丝子、炒杜仲、桑寄生、山萸肉补肝肾 , 益精血 , 固冲系胎;当归、炒白芍养血滋阴 , 以助胎生;
砂仁温胃降逆 , 行气和中 , 安胎止呕;甘草调和药性 。
诸药合用 , 共奏健脾益气、益肾固冲、养血安胎之功效 。经临床验证 , 本方通过对母体的整体调节 , 可以改善局部病态 , 从而达到壮母益胎的双重作用 。
加减运用:素有阴虚内热较甚 , 表现为口干有异味者 , 加炒黄芩、生地以养阴清热;若体虚经常感冒者 , 加防风、苏叶以祛风解表;素体阳虚、恶寒怕冷、夜尿频数者 , 加仙茅、覆盆子以温阳固肾;
若怀孕后恶心呕吐、不能进食者 , 加苏梗、竹茹、生姜以理气降逆 , 和胃止呕;
怀孕后出现少许腹痛、阴道见红等胎动不安先兆者 , 加三七粉、阿胶、旱莲草、艾叶炭以凉血止血、固胎安胎 。
典型病案
王某某 , 女 , 34岁 , 教师 。2010年3月15日初诊 。
患者诉婚后7年 , 习惯性流产4次 。结婚当年曾受孕 , 因其他因素在停经50余天人工终止妊娠 , 在其后的六年间 , 妊娠4次 , 均在受孕80多天后出现轻微腹部坠痛、胚胎自然流出 , 末次流产时间2009年5月中旬 。
来诊见患者形体消瘦 , 精神忧虑 , 述平时怕凉 , 容易感冒 , 不爱活动 , 月经周期正常 , 经量少 , 经色暗 , 经前头痛、心烦、小腹坠胀、腰骶酸楚 , 白带不多 , 纳食一般 , 大便稀不成形 。
3年前曾在当地服用中药治疗近百剂无效果 , 患者自信心不足 , 男方检查各项指标基本正常 , 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 思想压力较大 。
舌质淡 , 苔薄白 , 脉沉缓 。
病因为久病伤身 , 脏腑功能失调 , 脾气虚则见消瘦、乏力、精神忧虑、易患感冒 , 肝郁化火则见心烦、经前头痛 , 肾气亏虚则见腰骶酸楚、肢冷便稀 , 综合分析 , 辨证为脾肾虚损、气虚血亏、冲任不固 , 治宜健脾益气 , 益肾固冲 , 养血安胎 。拟益气固肾汤化裁 。
处方:黄芪30克 , 红参10克 , 焦白术15克 , 防风15克 , 菟丝子30克 , 炒杜仲15克 , 桑寄生30克 , 山萸肉15克 , 当归15克 , 炒白芍15克 , 砂仁6克 , 甘草10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