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脾胃的准确位置图

1.脾胃不好用艾灸哪些部位

艾灸脾胃的准确位置图

文章插图
我给你一个脾胃不好的点穴疗法 , 你可以点穴位 , 也可以艾灸、拔罐等都行----点穴位 。
每天一次 , 每次每穴三分钟 。祝你早日康复!!!
一 梁丘 “梁”指穴在膝盖上方 , 如在山梁之上 , “丘”指丘陵 , 故名梁丘 。
位置:位于膝盖外上缘直上2寸 , 当伸直下腿则出现一个凹陷处 。
主治:胃痉挛性疼痛、膝关节肿痛、乳痈、下肢瘫痪 。

足三里 “里”指居即集会 , 通达的意思;“三”指犊鼻穴下三寸 , 故名足三里 。
位置:位于犊鼻穴直下3寸(四横指)距胫骨约1横指处 。
主治:胃痛、腹胀、消化不良、呕吐、肠鸣、便秘、痢疾、头痛、高血压、失眠、头晕、下肢瘫痪、乳少等 。
三 中脘 “中”意指中间 , 正中而言;“脘”指胃府 , 是胃的“募穴” , 故名中脘 。
位置:肚脐上4寸(一个手掌宽) 。
主治:胃痛、腹痛、肠鸣、呕吐、泄泻、痢疾、脾胃虚弱等 。
四 内关 “内”手之内侧 , 近于侯脉之“关”位 , 故名内关 。
位置:腕横纹中点上2寸(三横指) 。
主治:急性胃肠炎、心脏病、消化不良、癫痫、胃痛、胸胁胀痛、肘臂痛、失眠、精神病、神经衰弱、小儿惊风等 。
五 三阴交 “交”指交会处 , 该穴是足三阴经交会穴 , 故名三阴交 。
位置:位于内踝尖直上3寸 , 胫骨后缘 。
主治:肾绞痛、消化不良、肠鸣腹泻、腹胀腹痛、月经不调、脾胃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难产、阳痿、遗精、尿潴留、水肿、失眠等 。
2.脾胃虚寒的情况在艾灸时应该灸哪里
脾胃虚寒的患者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并不是少数并且很多时候人们会选择养的方式来解决体内脾胃虚寒的情况 ,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养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见效很慢 , 所以便有了很多人通过艾灸的方式来调节自己体内的脾胃虚寒情况 。脾胃虚寒的患者艾灸部位就应该要艾.
脾胃虚寒的患者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并不是少数并且很多时候人们会选择养的方式来解决体内脾胃虚寒的情况 ,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养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见效很慢 , 所以便有了很多人通过艾灸的方式来调节自己体内的脾胃虚寒情况 。
脾胃虚寒的患者艾灸部位就应该要艾灸胃部 , 这样就可以通过艾灸要调理好自己的胃肠道功能性 , 最常见的就是经络腧穴 , 这种穴位在被艾灸以后就可以让自己消化系统可以变得更加好一些 , 可以对于局部组织可以遭受到相当强烈的刺激 , 使得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变得有所加强 , 提高相关速度 。
脾胃虚寒艾灸哪里
局部刺激
灸疗是一种在人体基本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方法 , 其机制首先与局部火的温热刺激有关 。正是这种温热刺激 , 使局部皮肤充血 , 毛细血管扩张 , 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 , 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 , 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 , 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 , 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 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