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角色游戏行为分析 中班角色游戏的观察记录( 二 )


(一)有关角色游戏中教师角色及作用的研究
西方注意到儿童的游戏问题是从近现代开始的 。Johnson等研究者(1999)将不同研究者对教师角色的描述进行综合,这些角色从不参与幼儿游戏到完全控制幼儿游戏形成了一个连续统一体:(1)不参与;(2)旁观者;(3)舞台管理者;(4)共同游戏者;(5)游戏带头人;(6)导演/指导者 。
国内研究者基本都认为:教师在角色游戏开展的过程中,不同的阶段都有着对应的角色 。华爱华(1998)认为教师在儿童游戏中的角色应该是三种:一是游戏环境的创设者:二是游戏过程的观察者;三是游戏进展的支持者 。陈淑敏(1999)认为成人在幼儿游戏中可以扮演很多角色,包括时间的规划者和掌控者、空间的规划者与情境的布置者、玩物的提供者、先进经验的提供者、游戏行为的观察者、游戏活动的参与者或引导者 。刘焱(2004)认为在角色游戏开始阶段,教师是幼儿创设环境所需材料的提供者;在游戏进程中,教师是幼儿游戏的观察者和扶持者;在角色游戏结束阶段,教师是讨论的组织者和发问者 。
(二)有关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的现状研究
姜伟兰(1992)通过观察法和资料调查对上海市部分幼儿园小、中、大班共103位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介入行为进行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教师的指导次数较少,游戏中缺乏有目的、有计划的重点指导,且指导观点正确者特别少,教育观念问题比较大,指导水平多停留在中等水平 。另一项由上海南西幼儿园进行的观察研究(许政涛,1998)结果表明教师在游戏中的指导频率很高,而指导效率却较低 。1992到1998年研究结果表明教师指导的数量在从少到多,但教师指导的质量,都比较欠缺 。
国外学者的研究在这个问题上和国内差不多 。20世纪70年代初,英美两国研究人员(Singer,1977;Sylva et a1.,1980;Tizard,Philps,&P1ewis,1976;Wood et a1.,1980)就“当孩子们在游戏的时候,老师在干什么”进行研究,最初的调查报告显示,一般教师参与儿童游戏的比率非常低,仅有2%一6%,并且教师倾向于限制他们对游戏的参与,对游戏的参与局限在非常表面的层次 。
(三)有关角色游戏中教师介入时机的研究
国内的研究者通过调查表明,教师的介入会直接影响到幼儿游戏的发展,可以改善幼儿游戏的品质和游戏水平 。
华爱华(1998)指出儿童游戏介入的时机取决于两个因素,即成人的期待和儿童的需要 。而教师游戏介入的时机主要包括以下六种情形:(1)当孩子并不投入自己所构思的游戏想象情境时;(2)当孩子难以与别人沟通互动时;(3)当孩子一再重复原有游戏行为,难以延伸和扩展时;(4)当孩子缺少材料,难以继续游戏时;(5)当孩子发生游戏技能的困难时;(6)当游戏中出现负面效应时 。
而国外研究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转引陈淑敏(1999)总结国外关于游戏介入时机的研究成果时所概括的,教师介入时机包括:(1)当幼儿独自游荡、旁观、不玩玩具也不与他人互动时(Trawick—Smith,1994);(2)当幼儿不能与他人合作时(Smilansky&Shefatya,1990);(3)当幼儿不能专注,经常转换活动时(Sylva,Roy&Painter,1980;Dunn&Wooding,1977);(4)当幼儿只是进行简单而重复性的游戏时(Johnson et a1.1987);(5)当出现可以教导的时机时(Stallings,1975);(6)当幼儿邀请教师共同游戏时 。
(四)有关角色游戏中教师语言指导类型的研究
邱学青(2004)提出教师可以利用“游戏介入”、“材料提供”和“语言指导”的方法参与指导游戏,“语言指导”包括“询问式”“建议式”“鼓励式”“澄清式”“邀请式”“角色式”和“指令式”七种 。方建华则认为教师的指导语言可分为建议式、询问式、指令式、陈述式、鼓励式、示范式、责备式七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