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角色游戏行为分析 中班角色游戏的观察记录( 四 )


表1 教师指导频率调查表
指导行为数量 次/游戏活动 分钟/次
总数 102 10.2 2.94
语言指导 81 8.1 3.7
由表1可以看出,笔者总共收集到教师的指导行为102个,而一次角色游戏的时间大约是30分钟,所以一次角色游戏中的教师指导行为平均为10.2次,也就是说每2.94分钟教师就进行一次指导 。而语言指导的次数平均为8.1次,平均每3.7分钟出现一次 。
(三)角色游戏中教师语言指导的指向对象
教师的关注对象是教师语言指导的方向,调查表明教师最主要关注的是游戏材料,然后关注游戏角色和游戏情节,较少关注游戏规则 。
很多研究者认为角色游戏由游戏材料、游戏角色、游戏情节和游戏规则这四个要素组成 。而教师的语言指导都以这四个要素为中心 。因此,研究者通过资料整理,借鉴这种结构要素的组成,将教师的语言指导按这四个要素划分 。
由图5能够看出,以游戏材料为语言指导的方向出现了32次,占总体的40%;游戏角色为指导方向的出现了23次,占28%;游戏情节出现17次,占21%;以游戏规则为语言指导方向的次数出现了9次,占11% 。
(四)角色游戏中教师语言指导的身份特征
教师在角色游戏语言指导过程中主要以教育者身份进行指导,以教育者和游戏者相结合身份进行的指导以及以游戏者身份进行指导的次数很少 。
由图6能够看出,教师以教育者身份进行的指导出现了74次,占总指导次数的91%,以教育者和游戏者结合身份进行的指导的出现了6次,占总指导次数的7%,而以游戏者身份进行的指导只出现1次,只占到总体指导次数的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幼儿角色游戏活动中,教师主要以教育者的身份进行语言指导,偶尔伴随着教育者和游戏者结合的身份,而以游戏者身份进行的指导几乎很难发现 。
(五)角色游戏中教师语言指导的态度特征
教师语言指导过程中以积极和中性态度为主 。笔者将教师情绪态度分为积极、中性和消极三种 。其中,积极态度表现在教师的语气、言语和伴随性神色等方面让幼儿喜爱;中性态度表现在教师情绪的相对平和,语气和言语方面没有明显体现出情感的流露;消极态度是教师在语言指导中明确表现出不满、愤怒乃至厌烦的状态 。
由图7能够发现,教师的语言指导以积极和中性态度为主,中性出现41次,占总数的51%,积极性出现了36次,占总数的44%,两者比例共占总数的95% 。消极态度只出现了4次,仅仅为总数的5%,所占比例相对较少,说明,教师在幼儿园角色游戏的语言指导中,很少或者基本不使用消极态度 。
五、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一)教师语言指导方式不合理
教师在语言指导中主要用到建议式、指令式和询问式的指导方式进行指导,但是教师经常会在指导过程中缺乏规范,使之失去原来的效果 。
建议式指导是教师经常使用的指导方式 。然而建议式语言在教师指导的实际过程中,很容易演变成指令式语言,笔者根据观察发现,教师容易走偏的关键在于,指导中想要迅速达到教育目的,帮助幼儿最快地解决游戏中发生的问题 。
【中班角色游戏行为分析 中班角色游戏的观察记录】当幼儿违反游戏规则,或者在游戏材料使用不当的时候,教师从常常会使用指令式语言,但是由于指令式语言明显带有严厉的语气,所以指令式指导开放性较低,也容易影响到幼儿的游戏 。许多教师在指导的时候,经常会不跟幼儿说理由,仅仅依靠个人权威,让幼儿照着教师说的去做 。这样的指导就变成了教师的独断,失去了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容易让幼儿对游戏失去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