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角色游戏行为分析 中班角色游戏的观察记录( 三 )


在本研究中,笔者通过调查统计,决定采用方建华的分类方式,将教师语言指导七种分为积极,中性和消极三类 。
三、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笔者选取了常熟市A幼儿园中班5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在实习三个月过程中,对其开展的角色游戏进行非参与式观察,观察并分析了在A幼儿园中班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指导的行为状况,并与教师进行了良好的交流 。
(二)研究方法的确立
1.文献法
从中文期刊网搜索关于教师指导行为的期刊,从而归纳总结出已有的研究现状 。
2.观察法
笔者于2013年9-12月内用了三个月时间在常熟市A园实习,对幼儿园角色游戏中教师的语言指导行为进行了非参与式观察 。对教师组织角色游戏的次数、组织的形式以及幼儿游戏过程前、中、后三个阶段教师的指导行为进行记录分析 。
(三)研究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本研究将直接进入幼儿园真实角色游戏情境中,通过以第三者的身份观察记录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的整个真实情况,活动完后综合运用自编的观察记录表、图表、表格等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 。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角色游戏中教师语言指导的总体特征
1.指导方式以语言指导为主
通过对10次中班角色游戏的非参与式观察,研究者收集到总共102例教师指导行为,经过分析笔者发现可以把这些指导行为分为三类,分别是动作指导、语言指导和语言—动作指导 。通过统计,笔者发现在102个案例中,总共有81例语言指导,占总体的79%;有9例动作指导,占总体的9%;有12例语言—动作指导,占总体的12% 。由以上数据可以发现,中班教师在角色游戏指导的过程中,主要运用语言指导 。
2.主要运用建议式、指令式和询问式的语言进行指导
教师语言指导的方式主要有建议式、指令式和询问式语言 。而且,教师的指导方式十分多变 。语言指导的恰当使用是幼儿游戏积极性得以鼓舞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笔者观察记录幼儿园教师的语言指导方式,研究每一个教师语言的特点,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制定出相应的表格,进而表现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语言指导的特点 。
由图2能够看出,在教师语言指导中,建议式语言总体达24,占总数的30%,询问式语言总体达17,占总体的21%,指令式语言总体达14,占总体的17% 。这三者语言指导方式总体达总数的68%,显然成为教师语言指导的主要方式 。
3.指导方式以开放式为主,封闭式为辅
总的来看,在语言指导中,教师的语言指导以开放式为主,封闭式为辅 。其中开放式包括询问式和建议式语言,封闭式指导包括鼓励式、陈述式、责备式、示范式和指令式 。
由图3能够看出,教师在语言指导中,主要以开放式指导为主,出现46次,占总数的57%,以封闭式指导为辅,出现35次,占总数的43% 。
4.以教师主动发起指导为主
角色游戏中的语言指导大多是教师主动引发的,也有部分是由幼儿引起的 。教师在游戏中发现问题时会主动介入,对其进行指导,从而促进游戏活动的发展 。同时,幼儿也经常会寻求教师的指导,而幼儿主要通过告状和寻求教师的帮助这两种方式来引发教师的指导 。
由图4可知,由教师主动发起的指导有64次,占总体的79%,由幼儿引发的教师指导有17次,占总体的21%,由此可以看出,角色游戏中以教师主动发起指导为主 。
(二)角色游戏中教师语言指导的时间频率
在一次游戏中,教师应该进行多少次指导才是合适的呢?笔者对教师的指导频率进行了调查,大致情况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