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胎教 科学运用胎教


胎教并不等于提前学习,也不是给腹中的孩子传授知识,或提前教会他们什么技能 。胎儿与母亲同甘苦、共欢乐,母亲的喜怒哀乐能直接影响胎儿 。利用胎儿的感觉对其进行多方面的刺激,可以促进胎儿大脑的正常发育 。所以,对胎教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既不要对它抱以不切实际的幻想,也不要放弃早期刺激的作用 。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问题,所以父母们希望利用进行胎教,对胎儿进行教育,这是可以理解的 。
科学的胎教是指正常孕妇在保证充足的营养和休息的前提下,从胎龄5个月开始,对胎儿实施定期和定时的声音和触摸刺激,为胎儿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也为婴儿出生后接受教育和促进智力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
过去,人们对于胎儿在子宫内生活状况的了解,大部分是建立在推论或想象的基础上 。如今,随着超声波诊断技术的迅速发展,医生可以通过“B超”的显示屏,观察到胎儿在母体内的一举一动 。原来,他们也会和出生后的婴儿一样,吮指甲、抓东西、抻懒腰、眨眼睛,出生后婴儿的许多动作,其实早在母腹中就已经出现了 。
在妊娠中期,胎儿的内耳已经形成,可以对外界的声音作出反应 。例如,突然的门铃声可以使胎儿增加活动 。这是他对高频音响的反应 。反之,若胎儿听到低频率的声音,则会减少活动 。
【正确认识胎教 科学运用胎教】胎儿除了会分辨各种类型的声音以外,还能记住经常听到的声音 。如对于经常听到的父母亲的声音及母亲心跳的声音,胎儿都很熟悉 。孩子出生后,当他正在哭闹时,若听到妈妈的声音,或在妈妈的怀抱里,听到了妈妈的心跳声,婴儿就会立即停止啼哭,全身放松,似乎产生了一种安全感 。这说明婴儿在胎儿期就已经具有了听觉,而且有了记忆能力 。
关于视觉,胎儿早期在母亲子宫内眼睛是紧闭的,一直到妊娠6个多月时,胎儿开始有了开、闭眼睑的动作 。若用强光隔着母腹照射胎儿,胎儿会出现急剧的胎动,这说明胎儿的眼睛已经能够感觉到光的刺激了 。
触觉也是胎儿比较敏感的一种感觉 。大约在妊娠3个月左右,当胎儿在宫内活动时,若触碰到一些软组织,如子宫壁、胎盘、脐带等,都会立即避开 。同样,当用手触摸孕妇腹壁时,胎儿也会做出这种反应 。但到了孕中期,胎儿对触摸不但不避开,有时还会朝触到的物体移动 。这时的胎儿,还会吸吮自己的拇指 。
科学家们的研究证明,胎儿是存在听、视、触感的 。现代B超检查也证实了胎儿在母体内的活动,如眼睑的闭合、肢体躯干的翻动等 。
那么,孕期应如何讲行胎教呢?科学的方法应该是经常地、尽可能地给胎儿一些良性刺激,如听一些欢快、柔和的音乐 。平时可经常拍打孕妇的腹部,与胎儿轻轻对话,这样可以使胎儿感受到亲人的抚爱,日久天长,就会对父母的声音产生记忆,这也是父母与胎儿培养感情的重要过程和途径 。
应该尽量避免高频率的声音及强烈的光线刺激 。因此,父母经常吵架或者生活环境嘈杂、噪声太大,对胎儿的生长都是不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