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题《幸福拍手歌》教案反思


中班主题《幸福拍手歌》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中班主题《幸福拍手歌》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学习歌曲《幸福拍手歌》,感受歌曲的活泼快乐的情绪,感知音乐中的节拍变化,训练幼儿的肢体反应能力,增强幼儿人际交往互动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幸福拍手歌》教案吧 。
活动设计背景
我班95%的幼儿年龄平均在4岁半以上,班额大,男女各占半,根据这一时期的幼儿思维活跃,好动、爱表现的特点和本月的主题,特设计了《幸福拍手歌》这项活动 。根据新课改提出的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培养幼儿同伴间的合作、协调交流的能力,挖掘幼儿的创造性 。为幼儿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这一理念 。与本园引进的奥尔夫教学相结合,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挥自己的潜力,相互配合,展示自己,提高创造力,充满自信 。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幸福拍手歌》,感受歌曲的活泼快乐的情绪,感知音乐中的节拍变化 。
(2)训练幼儿的肢体反应能力,增强幼儿人际交往互动能力 。
(3)在参与活动中引导幼儿集体合作意识编创歌词和对舞蹈动作的创编能力 。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
教学重点、难点
【中班主题《幸福拍手歌》教案反思】感受音乐作品欢快的情绪,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表现这种情绪,创编歌词及动作 。
活动准备
歌曲范唱和伴奏、课件、电脑、多功能大屏、提前熟悉音乐 。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一、图画导入:(课件1、2、)
老师:“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感受一下什么是幸福?(展示课件1),这位小朋友说:“爸爸把他举得高高的,她觉得特别幸福” 。这位小朋友又说:“妈妈亲她的时候,她觉得特别幸福 。”(展示课件2)“小朋友你觉得什么时候你最幸福呢?”1、幼儿自由回答,2、幼儿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 。
基本部分:
二、欣赏歌曲:
1、|×× ×︳×× ×︳(教师拍手打节奏性)小朋友你们听,有几位小朋友说:他们也像你们一样,感受到了很多幸福,可他们用什么动作来表达幸福的呢?让我们来看看 。放动画音乐一遍 。
1、谁来给大家说说他们用什么动作表达幸福的?幼:(拍拍手、跺跺脚、打打肩)
(过渡语)他们真聪明,小朋友谁来跟他们比一比,想一个和他们不一样的动作来表达幸福 。
2、个人创编动作,教师配进歌词 。
(过渡语)歌曲中的小朋友也把自己的动作变成了一首歌,让我们来听听,做做他们的动作 。
3、再听音乐,听着音乐跟老师一起进行坐立上肢活动 。(拍拍手、跺跺脚、打打肩膀、)
(过渡语)小朋友想不想和他们比一比,和好朋友一起把动作编成歌词边唱边跳 。
4、小组合作,把幼儿分成几组编创动作与歌词(教师适时指导)
结束部分:
各组展示、评价 。
延伸部分:
让我们把幸福也带给关心我们的爸爸妈妈,做个文明礼貌的孩子 。给他们倒杯水,捶捶背,拿双拖鞋受到爸爸妈妈帮助的时候多说几句‘谢谢’,上学离开时会说‘再见’,我们就要离开大教室了 。对在座的老师说什么?幼儿齐声:“再见” 。
教学反思
《幸福拍手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 。感受音乐作品欢快的情绪,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表现这种情绪,创编歌词及动作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为了使孩子对这首曲子感受深刻,我采用了传统教学和奥尔夫教学的融合.因为奥尔夫教学采用的教学方式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的 。并且注重有肢体的动作来感受音乐曲式的变化,通过课后反思,我认为在教学时不能简单枯燥的给幼儿讲何谓连续附点,而是要求孩子用肢体来感受连续附点使歌曲充满活泼、欢快、跳跃的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