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教学反思 大班游戏活动教案:踩高跷教案( 二 )


3、运动会预赛 。
①、森林运动会要开始了 。由于参加运动会的人数比较多,所以我们分预赛和决赛两场 。预赛分成四组,两组男选手,两组女选手,男选手两组中间取一组胜利的,女选手中间也取一直胜利的,取胜的一组男选手和一组女选手进入决赛 。最后胜出的一组就是冠军 。
②、我们的预赛开始了,运动员们先进入比赛场地 。
③、请运动员们听清楚比赛规则:
每一名运动员踩着高跷以最快、最稳的速度往前走,到终点线后拿起高跷往回跑,轻轻地碰一下下一名运动员的肩膀,然后排到队伍的最后面 。
下一名运动员出发,一直到每组的最后一名运动员回到原点,速度最快的一组就算胜利 。
4、运动会决赛 。
①、请预赛胜利队的运动员们准备好进入决赛 。请其他运动员做啦啦队为他们喊加油吧!
②、决赛开始!哦!这组运动员成为了今天森林运动会的冠军!
③、教师小结运动会比赛情况 。
分析:运动会预赛,培养幼儿学会倾听比赛规则,并且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进行操作 。比赛中,让幼儿在体验体育游戏快乐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在活动中的竞争意识和同伴之间的相互鼓励 。运动会决赛,活动高潮,在加油鼓劲中体验胜利的愉快心情 。因为幼儿的能力本身就有强弱,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也有很大的反差,有些幼儿踩得又快又好,能力弱的幼儿还踩不稳高跷,以至于需要老师帮忙扶着 。
我思索着这里有两个决定性的条件,第一个是外因所导致的,由于高跷都是由幼儿的爸爸妈妈帮忙制作的,所以有些材料利用的不一样,矮一点的瓶子制作的高跷踩得比较稳,而又高又细的瓶子则比较难踩;绳子的长短跟稳当也有重要的关系;再加上场地的改变,平时都是在地板上踩的,而本次活动的场地是在塑胶场地,在自由练习的时候就听到有小朋友反映塑胶场地比较软,所以不容易踩稳 。
第二个原因则要联系到活动设计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能力的强弱来设计教案,而不是笼统地以为所有的幼儿都是一样的,都能把高跷踩地很稳 。教师应该更形象地利用情境来引导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比赛 。比如说我们这个运动会设定了“10米,20米,30米,”各个运动员可以自由报名参赛 。
如此一来,就可以避免个体差异性所造成比赛中出现的状况 。
三、运动会结束,开火车回家 。动会结束咯!我们开着小火车回家为冠军庆祝咯!
教学反思:
结合分析我对本次教学活动总结了如下几点:
一、课前练习不够充分
想要把一个活动完美的呈现出来课前准备非常重要,如果幼儿在活动前没有接触过高跷,没有真正地踩过,那本次教学活动又将如何开展呢?在活动开展前我和幼儿一起踩过高跷,让他们自由地练习过,能力强的幼儿很快接受了,而能力弱的幼儿则需要老师帮忙 。教师在课余时间让幼儿自由练习是完全不够的,还可以渗透在晨间活动,或者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踩高跷比赛 。
因为本次教学活动主要是以比赛为主,所以活动前的练习非常重要,也非常地必要 。
二、情境贯穿更待深入
本次教学活动的主题是“利用情境贯穿游戏活动,引领幼儿体验体育游戏之快乐”虽然孩子在游戏中足够体验了一把快乐,而且活动氛围很浓郁,幼儿的积极性也很高 。但是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再深刻地思考如何把情境更深入到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去 。
三、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
幼儿本身就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在体育游戏的比赛环节中体现地更加明显 。教师这时候要利用情境来想办法设计适合所有幼儿的教学环节,就比如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让他们有自主的选择权,不是所有的幼儿都必需沿着这条跑道踩完全程 。能力强的幼儿可以挑战,而能力弱的幼儿可以选择近点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