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方法有效预防妊娠高血压


5大方法有效预防妊娠高血压

文章插图
秋冬季节,天气寒凉,气温变化大,孕妈妈们要注意保暖,因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喜欢在秋冬季节登门拜访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孕妈妈和宝宝的危害较大 。不过,孕妈妈们也不要担心,只要平时注意预防,发现问题及时就医,就能将这位“不速之客”拒之门外!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咋回事?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由妊娠所诱发的,一般发生在怀孕20周以后,孕妈妈们的主要症状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有些严重者还会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发生母婴死亡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也是孕产妈妈及宝宝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它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二位死因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喜欢在秋冬的寒冷季节和气压升高的情况下找上孕妈妈,所以孕妈妈们一定要重视哦!
这些孕妈易患病
此时,你一定会想哪些孕妈妈易患妊娠期高血压呢?自己会不会患这种病呢?以下五大高危人群,孕妈妈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高龄初产妇 年龄大于35岁且第一次怀宝宝的孕妈妈,就属于高龄初产妇了 。据各种权威机构统计,高龄初产妇的各种并发症均高于一般孕妈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也不例外 。
年轻初产妇 年龄过小的孕妈妈也属于高危人群,需要提高警惕 。
之前患有高血压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孕妈妈怀孕前就有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等这些慢性病,也易与妊娠高血压疾病不期而遇,病情也可能更为复杂;
如果是经产妇怀第一胎时就有妊娠高血压疾病,那么怀第二个宝宝时被这个“不速之客”困扰的几率也是较高的 。
怀双胎的孕妈妈 怀有双胎的孕妈妈的发病率也较高 。另外,羊水过多及患过葡萄胎的孕妈妈也易患此病 。
有家族史的孕妈妈 如果孕妈妈的母亲患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那么孕妈妈发病的可能性就较大了,此类孕妈妈也要注意了 。
3大特点教你辨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什么特点?如何辨识呢?遇到以下3种情况时孕妈妈们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
1.高血压 孕妈妈在孕前或是怀孕20周以前,血压(即基础血压)不高,而在怀孕20周以后血压开始升高≥140/90mmHg或超过原基础血压30/15mmHg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孕妈妈要及时向医生咨询 。
2.蛋白尿 蛋白尿就是指在孕妈妈的尿液中含有蛋白成分,出现的时间常常晚于血压升高 。尿液的化验结果显示蛋白呈阳性,轻度的蛋白尿表现为(+),重度的表现为(++)或(+++) 。
3.水肿 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孕妈妈还会出现水肿 。轻度的水肿只发生在膝盖以下,较严重时会发展到大腿、腹部及全身 。多数水肿的孕妈妈会发现自己的体重增长很快 。
5大方法有效预防
孕妈妈们不要担心,只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方法,就能远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
1.主动了解相关知识 孕妈妈们在孕早期甚至是孕前就应主动了解关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知识,从而提高警惕性 。
2.重视产前检查 孕妈妈们一定要重视产前检查,并坚持定期检查,以便发现异常及时得到指导和治疗 。
妊娠早期应测量1次血压,作为孕期的基础血压,以后定期检查,尤其是在妊娠36周以后,应每周观察血压及体重的变化、有无蛋白尿及头晕等自觉症状 。
大多数孕妈妈往往是症状出现后才去检查,其实发病前的预防更重要 。
3.合理调整饮食 近年来,有专家指出妊娠高血压疾病与营养因素密切相关,现已发现钙、镁、锌、维生素C、维生素E的缺乏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因此,合理的饮食对于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所以孕妈妈们要注意调整自己的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