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过春节注意事项,早预防这些高发的意外伤害

春节照顾宝宝需要预防哪些高发的意外伤害,每年春节都会有孩子受到各种意外伤害的新闻报道 。
【宝宝过春节注意事项,早预防这些高发的意外伤害】一旦意外发生,春节就变成了“春劫”,家长们哭都来不及啊~今天就为大家总结了春节期间最容易发生的几大意外伤害,妈妈们一定要仔细看,最好推荐给家人一起阅读学习哦~
意外一:
环境和规律变化引发不适
1、过年期间,宝宝出门在外,总会有一些和平时不同的日程安排,比如拜年、外出游玩等,但还是可以保证每天的主要作息保持不变,比如晚上早早的入睡、午饭之后尽量让宝宝午休一会儿 。
2、春节大鱼大肉,但给宝宝的食物的味道不要过重,特别是对一岁以内的孩子,以免今后他对辅食失去兴趣 。
3、食物的种类,不要给孩子添加过去从来没有吃过的食物,以免出现预想不到的过敏等问题 。
4、孩子进食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因为孩子哭、闹、乐、跑等造成的食物进入到气管的意外 。
意外二:
鞭炮惊吓、炸伤
放鞭炮不仅非常热闹,也有着美好的祝愿和寓意 。但你可知道单单过年那几天,就有多少孩子因为鞭炮受伤去急诊吗?
受惊跳反射的影响,小月龄宝宝对突兀的声音很敏感,即便是惊跳反射已经消失后,如果在睡梦中吓醒,也仍然是一种很糟糕的体验 。宝宝可能会激烈哭闹,有的甚至几天都睡不安稳 。
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注意: 对于小婴儿,对鞭炮可能会惧怕,特别是除夕的午夜,鞭炮齐鸣的时刻,家长一定要陪护小婴儿,怀抱婴儿说些柔和安抚的话语,减少孩子因鞭炮齐鸣引起的恐慌 。尽可能让孩子处于清醒状态,不让孩子睡得太踏实,以免被齐鸣的鞭炮吓醒,造成惊吓 。
对于大一点的儿童,对放炮很是好奇,最最需要注意的是安全 。最好有大人陪伴在孩子身边,不要让孩子单独燃放,更不要玩离奇花样,特别要保护眼睛,欢乐中别忘安全 。
意外三:
室内也可能发生家居伤害
过年期间最少不了的就是拜年了,今天你到我家,明天我到他家 。春节期间,去亲戚朋友家做客,环境可能就不如自己家那么对孩子友好了 。

那些可能发生的意外
(1)去别人家里做客,宝宝可能遇到不熟悉的环境、对孩子不那么安全的家具(例如尖角),可能发生遭遇一些磕伤、压伤、撞伤 。
(2)浴缸、水桶没有及时倒掉水,也许只是2分钟没看孩子,都可能会发生溺水悲剧 。
(3)大人服用的药物没有及时收起来,孩子看到花花绿绿的,会以为是糖果,误吞药物导致中毒 。
(4)大人聊天时,玩耍的孩子可能会从沙发、床、桌椅上跌落、摔伤;
(5)没装防护的门窗可能导致孩子高空坠落的悲剧 。
还有很多意外伤害是我们现在预想不到的 。所以,不管是在自己家还是去做客,大人们聊得热火朝天或者忙着抢红包的时候,眼珠子还是不能离开宝宝,这必须是首要的 。
意外四:
意外烧伤、烫伤
热水热汤热灶台,就算妈妈们再小心,也挡不住宝宝的好奇,左摸摸右摸摸,很容易被烫伤 。如果宝宝真不小心被烫伤,怎么把伤害减到最小呢?
院前处理很重要
当发现宝宝被一、二级烫伤(轻度红肿、出现水疱)时,立即用冷水持续冲洗30分钟,才能小心除去伤口表面的衣物,然后将伤口在冷水中浸泡10~30分钟,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覆盖伤口并固定,然后再送往医院 。
民间偏方不能用
不要使用民间所传的盐水、猪油、酱油、牙膏等方法处理酱油!并且不能挑破水泡,对于烫伤部位也不应使用带颜色的药液,比如紫药水,因为会影响对伤口的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