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长大了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长大了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中班科学长大了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知道小朋友、青蛙、大树小时候的名称和样子,懂得人、动物、植物都会长大,初步理解一切都会变的现象和道理,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长大了教案吧 。
活动目标
1、知道小朋友、青蛙、大树小时候的名称和样子 。
2、懂得人、动物、植物都会长大,初步理解一切都会变的现象和道理 。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班上几个小朋友婴儿时的照片(哭泣、喝奶、被抱)、现在的照片和青蛙、蝌蚪、大树、小树苗的图片
经验准备:知道动物和植物的感念 。
活动过程
1、通过故事初步感知大家小时候的名称和样子
2、运用图片进一步观察认知
(1)了解小朋友“婴儿”时的样子和活动,知道人会长大 。
提问:猜猜这是谁?他在干嘛?(出示班上小朋友“婴儿”时的照片)
小结:小朋友还是婴儿的时候,不会走路,躺在摇篮里哇哇的哭,乳汁是他们主要的食物 。
提问:现在的你为什么和小时候不一样?(长大了)
想想我们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能干什么?
小结:人是从婴儿时期慢慢长大的,那时候我们还不会走路,不会说话,爱吃奶,还经常哭,后来在大人的养育和帮助下,才慢慢长大了,长高了,能上幼儿园了,以后还能长得跟爸爸妈妈一样高,变得跟爸爸妈妈一样能干 。
【中班科学长大了教案反思】了解青蛙、小树小时候的情况,知道动物、植物也同样也能长大 。
提问:看看这是什么?它们小时候叫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出示青蛙和大树图片,先请幼儿根据经验说,再试试出示蝌蚪和小树苗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
小结:青蛙小时候叫蝌蚪,蝌蚪和妈妈长得不一样,穿着黑色衣服的还带着小尾巴,等它慢慢长大后,就变成了穿绿衣服的青蛙 。大树小的时候是小树苗,它们也会像小朋友一样慢慢长大,会发生变化 。
3、通过游戏,巩固认知
教师:小朋友们都知道了人、动物、植物都是从小长大的,而且还会不断地变化,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比比谁最快” 。玩法:老师说出动植物小时候的名字,幼儿说出其相应长大以后的名字 。
附故事:
一天,一个小孩儿,一只青蛙在大树下讲自己小时候的事 。小孩儿说:我小的时候,不会走路,也不会说话,睡在摇篮里哇哇地哭,大家叫我“婴儿” 。青蛙说:我小的时候,不会跳,也不会呱呱叫,是一只细尾巴、大脑袋的小蝌蚪 。听了两个朋友说的话,大树乐了,笑着说:你们知道吗?我小时候是风一吹就会摇晃的小树苗咧!
原来一切事物每天都在不断地变化呀!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都能够理解自己会成长,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变化,在活动中了解了小朋友小时候的样子和名称,认识了小青蛙、大树、蝴蝶等动植物小时候的样子和名称,在游戏中巩固了对小青蛙、大树、蝴蝶等动植物小时候的样子和名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