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民俗与饮食文化( 五 )


藏族,雪顿节,雪顿时藏语音译,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顿节便被解释为喝酸奶子的节日 。后来逐渐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又称“藏戏节” 。,藏喜好糍粑、青稞酒、酥油茶 。藏族是个有信仰的民族 。
蒙古族,草原上的雄鹰,喜好骑马游猎,豪爽能饮,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那达慕大会,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开展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 。
傣族,住在水边虔诚信仰佛教的族群 。喜住竹楼,视孔雀和大象为吉祥物 。竹筒饭最具特色 。泼水节,这一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 。
朝鲜族,传统风味食品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打糕、冷面、泡菜 。朝鲜族民间盛行歌舞,群众能歌善舞,音乐别具一格,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以《桔梗谣》、《嘱嘿呀》等民歌最为著名 。洗头节:
阴历六月十五日是朝鲜族的洗头节 。
这一天被视为黄道吉日 。清晨,男女老少都到河边洗头,传说用向东流的溪水洗头是很吉利的 。
5.各族的传统节日、生活习俗、饮食文化
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P>
<P>A、春节:于阴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经过除夕、春节,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其主要节日活动有:操办年货、伏、做新衣、掸尘、祭灶、祭祖、吃团圆饭、守岁、贴春联、挂年画等;节日期间人们还互相拜年、放爆竹、吃年糕、吃饺子、吃元宵、舞狮、扭秧歌、玩花灯等; <BR>B、清明节:于阴历三月间,即阳历四月五日前后;主要节日活动有:主要有扫墓、插柳、踏青、射柳、放风筝、荡秋千等; <BR>C、端午节:于阴历五月初五;主要有赛龙舟、吃粽子、挂钟馗像、挂香袋、饮雄黄酒、插菖蒲、采药等活动; <BR>D、中秋节:于阴历八月十五;主要有祭月、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及舞龙灯等活动; </P>
<P>我国少数民族重要节日的名称、过节民族、过节时间和主要节日活动场所; </P>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与饮食文化】<P>A、歌圩节:壮族;春、秋两季;以歌传情,还举行抛绣球,碰红蛋、踢毽子、抢花炮等活动; <BR>B、那达慕大会:蒙古族;夏秋两季择日举行;赛马、摔跤、射箭、说书、歌舞、下棋、还有田径、拔河及球类比赛,并有电影放映、文艺表演等; <BR>C、芦笙节:苗族;农历正月十六日至二十日和九月十十七日至二十九日;跳芦笙舞,还进行斗牛、赛马 、文艺表演、球类比赛等活动; <BR>D、火把节:彝族等;农历六月二十四前后;燃火把奔驰田间,绕行宅院,载歌载舞,饮酒欢聚,并进行赛马、赛歌、斗牛、摔跤、射箭、拔河、荡秋千等活动; <BR>E、泼水节:傣族;农历清明节前后;堆沙造塔,浴佛,互相泼水,还举行赛龙舟、丢包、放高升、点孔明灯及唱歌跳舞等活动; <BR>F、三月街:白族;农历三月十五日;物贸,赛马; <BR>G、三朵节:纳西族;农历二月和八月羊日;祭拜三朵,进行各种文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