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民俗与饮食文化

1.民族传统节日生活习俗饮食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与饮食文化

文章插图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节日
民族 主要节日 时间 民族 主要节日 时间
阿昌族
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五日 德昂族
泼水节
农历四月十五日
会街节
农历九月初十 东乡族
圣纪节 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
泼水节
农历二月二十九日 开斋节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
撒神
农历七月初一 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尝新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 侗族
芦垄节
农历六月至九月
白族
三月街
农历三月十五日 侗年 农历十一月十九日
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斗牛节
农历二月
渔潭会
农历八月十五日 吃新节
农历六月至七月
保安族
圣纪节 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 独龙族
卡崔哇 农历十月中下旬
开斋节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 俄罗斯族
复活节
公历三、四月
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鄂伦春族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布朗族
开门节 傣历十二月十五日 鄂温克族
米阔鲁节
农历五月二十二日
关门节
傣历九月十五日 高山族
新年祭 农历十二月
泼火节
农历二月十九日 仡佬族
灯杆节 农历正月初一
布衣族
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 仡佬节
农历三月初三
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 尝新节
农历六、七月
四月八
农历四月初八 拉祜族
库扎节
傣历三月
朝鲜族
元日 农历正月初一 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上元节 农历正月初五 尝新节 傣历十二月
寒食节
农历四月初五 黎族
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 僳僳族
收获节
农历九月
哈尼族
十月节 农历十月初一 澡塘节 农历正月初三
六月节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过年节 农历正月初一
哈萨克族
圣纪节 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 刀杆节
农历二月初八
开斋节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 珞巴族
旭独龙节
藏历二月
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隆德节
藏历四月
赫哲族
赫哲年 农历正月初一 满族
颁金节 阴历十一月十三日
回族
圣纪节 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 庙会
农历四月
开斋节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 景颇族
目脑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
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克尔克孜族
圣纪节 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
基诺族
打铁节
农历一月 开斋节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
火把节
农历六月 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京族
哈节
农历六月初十 诺劳孜 农历正月初一
2.民族生活习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
黎族作为海南岛的最早居民,在海南岛这种自然环境条件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 。他们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灵魂,都有吉、凶、福、祸 。所以黎族人民在日常的生活劳动中,形成了各种生活习俗,诸如生产劳动、建屋迁宅、婚姻、生儿育女等,都非常注重节令时辰,而且每当行动前都要举行一定的祈祷仪式,以期盼一切平安顺利,不出意外 。
在黎族“合亩”制地区(今五指山市),流行著逢农历三月、七月和十月做“牛日”的习俗 。黎族有自己本民族的历法,l2天为一周期,每天以一种动物命名,类似汉族的十二地支 。“牛日”被认为是“福日”、“良日”、“吉日” 。所以每到“牛日”,必跳《祝福舞》 。在春意浓浓的三月份的第一个“牛日”,要为牛跳《祝福舞》,祝愿牛群肥壮多子;在骄阳似火的七月份夏季晚稻插秧的第一个“牛日”,要为“稻”跳《祝福舞》,祈求禾苗茁壮、五谷丰登;在收获季节的金秋十月的第一个“牛日”,要为“人”跳《祝福舞》,期盼全寨大小平安、人丁兴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