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功效作用与主治( 二 )


土茯苓的功效和作用!土茯苓味甘、淡,性平 。有毒 。归肝、胃、肾脾经 。开散降泄 。用本品治梅毒,可配合金银花、白藓皮、威灵仙、甘草等同用 。现临床上主要用于湿热疮毒,常与白藓皮、地肤子、苦参等配伍同用 。此外,本品近年来在临床上用治钩端螺旋体病,有一定疗效 。
土茯苓的别名
仙遗粮、土苓、红土苓、山猪粪、毛尾薯、山遗粮、山奇良、刺猪苓、过山龙、山地栗、过冈龙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味甘、淡,性平 。有毒 。归肝、胃、肾脾经 。开散降泄 。用本品治梅毒,可配合金银花、白藓皮、威灵仙、甘草等同用 。现临床上主要用于湿热疮毒,常与白藓皮、地肤子、苦参等配伍同用 。此外,本品近年来在临床上用治钩端螺旋体病,有一定疗效 。
土茯苓适合人群
肝肾阴虚者慎服 。
土茯苓食物相克
服时忌茶 。
土茯苓做法指导
凡治梅毒,可单用本品大剂量煎汤频服,或与生苡仁、金银花、防风、木通等配伍 。凡湿热淋浊,小便赤涩者,可与木通、蒲公英、扁蓄等配伍,以利尿解毒泄浊 。
4.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土茯苓属于野生中药材,具有补气健脾的功效,对脾脏具有调理作用,可以使脾脏的虚弱状态得到缓解 。土茯苓还可以使体内免疫细胞的再生能力得到一定的促进和改善,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
而且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里面含有多种消炎的成分,对多种细菌都具有抑制作用 。使用土茯苓还可以起到祛风湿作用,如果得了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可以尝试使用土茯苓来缓解疼痛的症状,土茯苓还可以使体内的尿酸加速分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尿酸的形成 。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土茯苓的副作用主要是过敏,一些人在服用之后,身上的肌肤会有瘙痒的情况,并且还可能会有散在的小红斑丘疹出现了 。
在一些含有土茯苓的药物当中,去掉了土茯苓之后,就不会有这种情况出现,所以说虽然本身土茯苓很不错,但是在服用土茯苓的时候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是需要小心对待的 。
而且对肝肾阴亏的人也需要注意,尽量不要服用土茯苓 。另外在服用土茯苓期间,是尽量不要喝茶的,否则容易导致健康受到影响 。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5.中药土茯苓有什么功效?
土茯苓
【英文名】 RHIZOMA SMILACIS GLABRAE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Smilax glabra Roxb. 的干燥根茎 。
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成薄片,干燥 。
【性状】本品略呈圆柱形,稍扁或呈不规则条块,有结节状隆起,具短分枝,长5~22cm,直径2
~5cm 。
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凹凸不平,有坚硬的须根残基,分枝顶端有圆形芽痕,有的外皮现不规则裂纹,并有残留的鳞叶;质坚硬 。
切片呈长圆形或不规则,厚
1~ 5mm,边缘不整齐;切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质略韧,折断时有粉尘飞扬,以水湿润后有粘滑感 。
无臭,味微甘、涩 。
【炮制】除去杂质;未切片者,浸泡,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
【性味与归经】甘、淡,平 。
归肝、胃经 。
【功能与主治】除湿,解毒,通利关节 。
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
1、梅毒 。
用土茯苓四两、皂角子七个,煎水代茶饮 。
2、骨挛痈漏(筋骨疼痛,溃烂成痈,积年累月,终身成为废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