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功效作用与主治( 四 )


质坚硬 。切片呈长圆形或不规则,厚1~5mm,边缘不整齐;切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质略韧,折断时有粉尘飞扬,以水湿润后有黏滑感 。无臭,味微甘、涩 。【鉴别】本品粉末淡棕色 。
~4 分粒组成 。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或散在,针晶长40~144μm,直径约5μm 。石细胞类椭圆形、类方形或三角形,直径25~128μm,孔沟细密;另有深棕色石细胞,长条形,直径约50μm,壁三面极厚,一面菲薄 。纤维成束或散在,直径22~67μm 。具缘纹孔导管及管胞多见,具缘纹孔大多延长成梯状 。【性味归经】甘、淡,平 。
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除湿,解毒,通利关节 。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编辑本段]内服:煎汤,10~60g;或入丸、散 。或蒸露;或酿酒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禁忌[编辑本段]肝肾阴虚者慎服 。忌犯铁器,服时忌茶 。【备注】(1)用本品治梅毒,可配合金银花、白藓皮、威灵仙、甘草等同用 。
【土茯苓功效作用与主治】现临床上主要用于湿热疮毒,常与白藓皮、地肤子、苦参、苍术等配伍同用 。此外,本品近年来在临床上用治钩端螺旋体病,有一定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