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思维训练怎么做

1.如何在家教孩子思维训练
【少儿思维训练怎么做】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参与支配了一切智力活动,思维能力也是未来学习能力的核心,一个人聪明不聪明、有没有智慧,主要看他的思维能力强不强,要使孩子聪明起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培养思维能力 。
(一)
儿童思维的发展规律是具体向抽象发展 。
3岁以前孩子的思维是借助于动作而实现了一种思维,这叫直觉行动思维 。比如说孩子玩球的时候,当球滚到了椅子底下的时候,孩子就会趴到地上去伸手够这个球,当他够不到的时候,会使劲往椅子底下去钻 。这个时候他想不到借助于工具,或者是把椅子挪开 。
3岁左右的孩子,由于他的知识经验逐渐开始丰富,思维也迅速发展起来 。特别是在成人语言的说明和指示作用下,逐步通过对物体最表面的特征进行概括,发展到对形状、颜色、声音、形象等进行思维 。这个思维特点叫具体形象思维 。
幼儿到了五六岁,抽象的逻辑思维开始逐渐形成 。
我们知道思维能力实际上是根据我们已有的经验来思考 。比如早晨开门看到屋外是湿的,我们就能得出结论说昨晚下雨了 。没有以前我们积累的经验,就不能谈思维 。
所以说,对孩子来说,重视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非常重要,家长要充分的利用生活的环境,丰富孩子的感性知识,充分积累经验,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简单易行的小游戏,作为参考 。
(二)
游戏一:找声音来源
拿个颜色漂亮的茶叶桶给孩子,他会左手递给右手、右手又递给左手,在这个过程中眼一直盯着茶叶桶上的图案看,这就是个观察的过程,他在观察这个茶叶桶上有什么图案、好不好玩 。然后我们偷偷放个小铃铛在里面,他再拿起这个盒子的时候就有哗啦哗啦的响声了 。
孩子就会觉得奇怪,可能会抬头冲着家长笑,意思就是我以前玩这个时候没有声音,为什么现在有声音了?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一个思维 。
然后我们又偷偷地把这铃铛拿走,他一玩又没有声音了,这时候又会想刚才有声音,现在为什么没有声音了?这也是一思维过程 。
接着我们当着他的面把铃铛放进去,再盖上盖给他,他一玩又响了 。孩子就开始笑 。这时候他心里就会有个思维过程,得出“声音来源于里面铃铛”的结论 。
平时类似的,我们经常给孩子放音乐也一样,用手机放音乐放在桌子上,孩子知道音乐来源于手机 。这个判断来源于孩子见到了手机的具体形象 。那么家长需要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当他听了一段时间以后,就要给他提高一个档次,要向抽象思维过渡 。
把手机放到抽屉里,仍然放同样的曲子,这个时候孩子很习惯地又去看桌上放手机的位置,但是这时候手机没有了 。这时候他脑子里就开始有思维活动了:这个声音是来源于手机,手机没有了,为什么还有声音?从哪来的?他就会去寻找这个声音,这个寻找的过程就是他思维的过程 。
这个时候家长需要引导他,“你在找什么?”他即便还不会说话,家长也要问问,然后引导着他在这儿找,在那儿找 。最后给他领到抽屉旁边,这个地方,声音非常的大,家长可以把他的小手放在抽屉上,当他把抽屉拉开以后,发现那个手机的时候,他会非常开心 。
整个过程,他先是知道声音来自手机,现在手机不在这个位置,却还有声音,那么要在这屋子里找找手机在哪 。这就是一个思维的过程 。
(三)
游戏二:请把乒乓球递给我
家长都知道让孩子抓东西是在锻炼他手部肌肉和手眼协调,其实在锻炼这个的过程中同样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要求就是家长要把孩子抓握的物体名称一样样告诉孩子 。